首页 时事聚焦 [省内] 报告文学 | 心若在梦就在——黄瑛

报告文学 | 心若在梦就在——黄瑛

2025-08-26 09:58:58 黄瑛

心若在 梦就在

黄瑛

“人生如梦,命运无常。蓦然回首,才发现人活着是一种幸运。穷也好,富也好,喜也好,忧也好,一切都得靠自己努力去把握。”(摘自参加湖南省第三届残运会获田径3金2银2铜的娄底市选手贺勇的QQ空间“说说”)

        -----题记

蛇年的春节,当万家欢腾喜尝佳肴美酒时,双腿残疾的贺勇也品尝到了女儿刚考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和自己近年来奋力拼搏带来的丰收喜悦和阖家欢乐,龙年岁末带来的快乐一直萦绕在他的三口之家,这种久违的快乐一扫多年生活艰辛带来的雾霾,让他一家重现生活的光明和希望。

这位来自湖南省大型国企涟钢集团公司的娄底队参赛代表,在湖南省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上,一人独揽田径F56级的标枪、铅球、铁饼项目的三块金牌、两块银牌和两块铜牌。金牌的光芒和孩子的懂事努力燃起了他对生活的期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而今,这七块奖牌上最醒目的却是他一家人聚集时落下的喜悦泪水的瘢痕。

当然,这泪水里有妻子李芳和23岁女儿的成分。此时,客厅电视里正在播放刘欢的歌曲《从头再来》: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最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深沉的歌声震颤着她的心,勾起了她们对往事的辛酸回忆。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时间回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十八九岁的李芳正值青春韶华,高挑秀丽的她在同学的介绍下,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西北物资局59125部队招待所当了一名服务员,招待所地处古城西安繁华地段的北四府街。从陕西汉中农村来的李芳对城市有一种莫名的忐忑,对军人却有十二分的崇拜。军人的正义与担当,军人的健硕与挺拔曾让她魂牵梦绕,她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一名军人的人生伴侣。

一个秋后的下午,当英俊潇洒的士兵贺勇一身戎装地出现在李芳面前时,彼此的对视,会心的一笑,深深敲击着两颗年轻的心,不太相信一见钟情的她此刻却被贺勇俘获了。此后贺勇借故到招待所去的次数越来越多,彼此的了解更加深了他们的交往。李芳在家里最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都在汉中农村务农,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也在家里务农,日子过得较清苦,一个姐姐远嫁山东,日子过得挺富足,两个姐姐的对比,让她坚定了要走出农村的决心。贺勇的情况也差不多,他家住湘中娄底市城郊的农村,在家里也是最小,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都在农村,好在他当兵前家里花钱为他买了一个城镇户口,退伍后能分配工作。

当秋天的瓜果挂满枝头的时候,他们的爱情成熟了,而此时复员的季节也不期而至。不愿忍受离别之苦的李芳毅然决然随贺勇南下湖南。当列车的汽笛撕裂长空时,李芳的心也悬在了空中。她想起了临行前亲人、朋友的极力劝阻,想起了亲人远隔千里,想起了地域、水土、饮食和文化的差异,她不知这次决定命运的远行是福还是祸,但汉中女子果敢坚毅、认准了理就要坚持走到底的性格,还有临行前夜彼此“只要你心如我心,我决不会负你”的爱情誓言,让她坚定了别离亲人和故土,远嫁湖南的信心和决心。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贺勇复员回家,冷不丁还带回一个姑娘。这让年迈多病的父母有些措手不及。母亲的眼睛不好使,只能模模糊糊看到李芳模样的棱廓。李芳通情达理,及时把从陕西带来的土特产递到贺勇母亲手上。贺勇适时把李芳的照片递到母亲眼前,高挑清秀的姑娘让她满心欢喜。但一听到是农村户口,没有工作,母亲的脸就明显地变色了。她把儿子拉进里屋,痛心地说:勇勇啊!我们全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帮你买到城镇户口,当到指标兵,全家就你一个人有正式工作分配,一家人都指望着你呢!你倒好,找了个没有工作的对象回来,你负担得起吗?贺勇帮母亲捶捶背,小心翼翼地说:妈!李芳勤劳善良,又孝顺又能吃苦,将来我们一定能把日子过好的。没想到母亲竟大发雷霆:她连工作都没有,还要你负担,就算你们自己能过好,就不管我们了吗?我们为了你们几个累出一身的病,还指望你能过得好一点,能赚点钱为我们治治病呢。母亲甩下一句话:你们在一起,我坚决不同意!说完竟哧的一下把李芳的照片给撕了,贺勇瞬间惊得目瞪口呆。他怔怔地走出里屋,不敢把实情告诉李芳,说家里暂时住不下,拉着李芳到涟钢大市场租了一间房子,让李芳暂时住下。敏感聪明的李芳预感到事情不妙,向贺勇打听他家里的意见,贺勇总是宽慰说家里没问题,只是母亲身体不太好、脾气差一点,我们不和家里人住在一起还好一些。而贺勇回到家里对母亲说:“妈妈不要生气,我已经把李芳送回老家了。”

从1999年3月到2000年3月,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的待业时间,而对贺勇来说,好像等待了一个世纪,而这一年确实也是从20世纪到21世纪的跨越之年。2000年3月1日,贺勇终于成为国家大型企业涟钢集团公司经济民警大队押运中队的一名经济民警,工作的喜悦让贺勇、李芳这对年轻人沉浸在对未来的憧憬和展望之中。可是,好景不长,造化弄人。2000年3月26日,这是一个让贺勇改变人生改变命运的刻骨铭心的日子。这天凌晨5时许,霜寒露重,寒意彻骨。值了一整晚夜班的贺勇已是睡意渐浓,突然汽笛长鸣,最后一趟等待押运巡逻的火车货车姗姗来迟。年轻的贺勇好想表现一下,他一跃而起,跑到火车货车的跟前,在火车还没有停稳时就跃身爬上火车。由于是空车,速度很快,加上运行了一晚的火车上凝结着一层厚厚的霜露。他在攀上火车的一瞬间,就轰然滑落,火车的车轮无情地从他的双腿上碾过。他眼睁睁看着一节又一节车厢从他的身体上经过,直到火车离开身边。他看到身边的铁轨上划过一线长长的血痕,自己的一只腿和一只脚掌离开他的身体,和着工作鞋一起在几米开外的轨道中间静静地躺着,血汩汩地从断腿根部流出。此刻的他出奇的清醒,唯一的感觉就是冷,他下意识地用右手去接从右腿根部淌出的血柱,一股暖流訇然从手掌涌遍全身,他竟然产生一种莫名的满足感。直到同班的彭队长、刘班长等战友们抬着他抱着他提着断腿把他送到医院,在进行麻醉手术前,他都保持异常的清醒。

当贺勇睁开眼睛,已在外科的病床上,李芳紧握着他的双手,泪眼迷蒙,哽咽着说不出话。父母、兄姐、战友、同事们也都来了,他们的眼泪都哭干了。母亲趔趄着扑过来抓住贺勇的手哭喊道:勇勇!你这么年轻就失去了双腿,以后怎么过啊!贺勇竟然“轻松”地幽了一默:没……没关系啊!没……没有了腿还可以省了买鞋的钱啊!听到这句没心没肺的话,没有人能够笑得出来,压抑了很久的李芳突然嚎啕大哭起来,一家人都跟着哭了起来。贺勇却一个劲地劝他们:人还在就好,人还在就好!

不管前路多艰难,认定了你就不会改变

夜幕降临了,亲人们都陆陆续续地走了,李芳也到医院的食堂去打晚饭,只剩下贺勇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病床上。望着四壁白晃晃的墙,一向坚强的他突然莫名地感到害怕。他想到不知是谁写的一首诗:长夜漫漫无人陪,孤枕难眠梦轮回;相思知己总痴情,最美不过梦中人。但突然又为自己有这样自私的想法而羞愧,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不因自己而受累,他决定要做些什么。当李芳提着饭菜来到床边,贺勇突然起身抓着李芳的手说:李芳,我们分手吧!我不能耽误了你的前途。陕西汉中人重情重义的血性让李芳生气地盯着他说:我是那种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不管不顾的人吗?你太小看我了。我既然与你相识相知相爱,就不会考虑任何艰难险阻。人活一辈子不容易,谁也说不准自己会有什么事。生命本无常,由不得你我。既然走进了你的生活,就要走好,真正去活好。虽说我们无法改变现实,但我们都有一双手,仍可用心地活出一片天,活出精彩的自己。如果你不信,过几天我就回老家开证明,我们尽快结婚。听了这一席话,贺勇羞得无地自容。一段时间里,悲喜交加的心情让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人也渐渐消瘦了很多。李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坚定不移的爱。

几个月后,李芳一个人孤零零地踏上了北去的列车,一路泪水一路感慨,这颠簸的列车一如她此时忐忑矛盾的心:才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自己苦苦追求的幸福人生难道就这样了吗?我该怎么办呢?贺勇又该怎么办呢?本来来时父母、兄姐就不同意,同学朋友也多次劝阻,是自己坚持要来的。来到贺勇家,似乎感到自己不受欢迎,本来从贺勇家出来时她就有离开贺勇回老家的念头,但现在他都这样了,他正需要我的陪伴,我能离开他吗?李芳走后,贺勇的亲人和朋友都说李芳肯定不会回来了,同室的病友也坚信李芳不会来了,说现在的社会这样傻的人不可能再有了,有的人结了婚还要离婚呢,她怎么会再来呢?只有贺勇坚信李芳会回来。十多天过去了,还没有李芳的身影,贺勇的信念也开始动摇了,他开始通情达理地安慰自己:李芳不来是对的,我怎能拖累她的幸福?只要她过得好就行。

但就在那个夏日的午夜,贺勇突然被人从睡梦中摇醒,他睁开眼睛,一脸疲倦的一头大汗的李芳就出现在他的眼前,他以为这是在梦里,他揉揉眼睛说:我不是在做梦吧?当李芳把在老家乡里开的结婚证明亮在她眼前时,贺勇激动得热泪盈眶,两个相爱的人相拥而泣,彻夜长谈。李芳坚定地说:只要你不放弃我,我就不会放弃你,不管前面的路有多坎坷,我都会陪伴你一起走下去。

诚知困难天天在,总有温情化坚冰

人常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个失去双足的人,用什么去开始他的人生之旅呢?这是摆在贺勇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而沉重的问题。生活可不是一句誓言那么简单,事事处处都要亲力亲为。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要去买要花钱。好在有“陕北的江南”之称的汉中也和娄底一样以大米为主食,虽然没有汉中特有的面皮、菜豆腐吃,但心灵手巧的李芳自己也可以亲手做来解馋;好在李芳有一双勤劳的双手,通过摆地摊,卖水果补贴家用;好在她有“只要能活下去就好”的乐观豁达和信念支撑;好在单位领导十分重视,及时腾出公房给他们暂住,李芳生小孩,单位精心准备了一整套齐备的母婴用品;天变冷了,单位又给他免费做了一个北京炉;李芳分娩时,单位女同事轮流守候;孩子出生后,又帮他解决小孩的户口问题……及时给予补助、捐款、慰问,给予实实在在的关怀。组织的关心关照只是一时的,但生活中点点滴滴厚重的生活负担还是需要自己去承受去磨砺。有一个周日的晚上,李芳突然因受凉发高烧,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在旁边哇哇大哭,因周日休息,队部晚上没人,贺勇急得在地上爬,自己残疾有老婆照顾,老婆病了怎么办呢?孩子谁来照顾呢?这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大问题,幸亏当时有个巡逻回来的司机发现了,向保卫部领导汇报了此事,保卫部周书记亲自赶来将贺勇一家人送到医院……后来贺勇调到涟钢长休办,他一边学习计算机修理知识,一边做点零活补贴家用,艰难地支撑着这个家庭。得知省残运会在娄底召开,贺勇在涟钢工会的推荐下,代表娄底队出战省残运会。

从2014年4月21日开始,贺勇在娄底市残联的安排下在娄底市聋哑学校进行了严酷的集训,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凭着顽强的毅力刻苦训练着自己从来没有训练过的铅球、标枪、铁饼项目。手磨破了,鲜血直流,他顾不上;臀部挫伤了,肿胀难忍,他顾不上;手拉伤,抬不起来,吃饭时无法拿筷子,他忍痛克服……

梅花香自苦寒来,5个月的魔鬼训练终于熬过来了,他终于不负众望,继2014年9月21日上午参赛首日在娄底市体育中心田径场上力克群雄,勇夺铅球F56级别金牌后,9月22日上午,贺勇又在F56级别标枪比赛中再次斩获金牌。当日晚8时,贺勇一鼓作气,在F56级别铁饼比赛项目上又为娄底队添了一枚金牌。他所参与的三个项目全部获得金牌,一人独得省残运会田径三枚金牌,这在娄底队参与的历届省残运会中也是十分少见的。

拨开乌云曙光露,心中遗憾待弥补

获得金牌的贺勇有些忘乎所以,一不小心将自己获得省残运会金牌的微信发到了远在陕西汉中的姨姐家,李芳姐姐的女儿看到微信,大吃一惊:不是因为获得金牌,而是十多年来第一次知道小姨父原来是一个残疾人,这可比金牌更加有爆炸性,这可是一向要强的李芳向娘家人保守了十几年的秘密啊!对此李芳气得几天不与他说话。贺勇却很坦然地说:这事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我要用自己的能力证明,残疾人并不比正常人差,我要让我的亲人、朋友以我为荣。

谈到未来,贺勇的脸上写满了憧憬。他说他要参加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参加残奥会,要向全国和全世界人民证明自己的能量,证明自己失去双足照样可以行千里路,照样可以为国争光、为家人造福。他确实也是一步步这样做的,在接下来的2018年、2022年,在湖南衡阳和岳阳主办湖南省第十届、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上,他又一举斩获F56级铁饼,铅球两块银牌和F56级标枪、铅球两块铜牌,虽然没有取得在家乡娄底举办第九届省残运会上三块金牌的骄人成绩,但对年近半百的贺勇来说,也实属不易了。

谈到遗憾,贺勇的遗憾有一大堆。他遗憾后两届省残运会金牌与他失之交臂,遗憾自己比赛前训练不够,身体不适;但他觉得更遗憾的是对家人的亏欠,遗憾和李芳结婚时连一个像样的戒指都没有给她买,只扯了个证,连结婚酒都没有办,让李芳受委屈了;遗憾现在的家里连一张结婚照都没有;遗憾妻子、女儿连一件两百元以上的衣服都没有;遗憾自结婚以来没有去陕西看一看李芳的父母和兄姐……这些遗憾都可以弥补,他也计划将来一定要弥补,唯一无法弥补的是自己的父母,父亲在贺勇受伤后不久因患糖尿病、高血压去世,双目失眠的母亲卧病多年后又因心脏病发作离开人间,他没能为父母尽孝的遗憾是他永远无法弥补的硬伤。

好在贺勇和李芳都有一颗随遇而安的平常心,好在女儿争气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美好的憧憬和希望在等着他们,他们相信:只要爱心还在,就能获得感情的滋润和家庭的温暖;只要上进心还在,就能获得应有的尊重和荣耀;只要彼此心手相牵,不离不弃,就一定能获得幸福人生,实现属于他们的人生梦想……有了这些,相信贺勇的父母在天之灵一定会得到宽慰吧。


作者简介:黄瑛,湖南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作品见于《中国冶金文学》《法制日报》《检察风云》《湖南日报》《湖南文学》等报刊,入选《中国文坛新人新作精选》,获中国冶金文学奖、“见证韶山”征文一等奖等,出版作品集《涟水为证》。

责编:杨雅婷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