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 在高田村扶贫的日子——吴定坤(吴大开)
在高田村扶贫的日子里
吴定坤
1
2018年新春伊始,根据县委组织部安排,我们学校向双木镇高田村派出一支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村一支书老魏,队员是罗老师和我。一行三人来到高田村,第一个见到的人就是李大民,当然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他的名字。进入村口的时候,就看到一个西装革履的人叉腰站在路旁,昂首挺胸,一副指点江山的模样,只是那西装估计还是20世纪的,不仅款式老气,而且又脏又旧,皮鞋也有了年纪,豁了嘴不说,还用棕绳绑着,这样鞋子才不至于罢工。
到了村部,村党总支书记老谢和村主任强哥在那里等我们,村支两委的其余干部也陆续来到。大家举行了简单的见面会,村主任介绍村里的基本情况。当我听到村里有一百多贫困户,四百多贫困人口时,心里顿时感到责任重大,队长兼村第一支书老魏倒是充满信心,提出要将贫困户材料都拿出来细细研究。
村里的资料做得很详细,贫困户按居住地分了片,老魏就开始制订工作方案,第一阶段是我们工作队在一个月内将所有贫困户走访一次,熟悉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老魏信心百倍地说,没有做不出的难题,没有攻不破的堡垒,老魏不愧是名师,三句话不离本行。村里的干部们显然认为老魏讲的是场面话,礼貌性地点头附和。
第一个贫困户就是李家排的李大民,强哥说,这个李大民家就不要去了,你们去他家难得看到他,神龙见首不见尾,你不去找他,倒会经常看到他。正在这时,村部外面响起了“哒哒哒”的脚步声,强哥向外望了一眼说,看,说曹操,曹操到,李大民来了。
李大民手抄在背后,左顾右盼,慢慢走了进来。我和老魏对视了一下,这不就是我们刚才在村口见到的那个人吗?罗老师心直口快,对着李大民说,哦,原来你就是李大民啊。李大民一愣,说,你这个上面的干部怎么认识我啊?强哥接过话头说,你李大民知名度太大,县里领导都知道了。罗老师身材高大,又有点胖,派头很足,李大民显然把他当做了大领导,从皱巴巴的口袋里掏出纸烟要敬罗老师,罗老师连忙摆手。强哥说,县干部要抽你的赖烟?老魏说,我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这个李大民一下子戏精附体,说是遇见了青天大老爷,眼泪鼻涕如事先准备好了似的,一齐下来,接着就往罗老师身边靠。强哥阻止道,李大民,你看上去起码有一年没洗澡,不要熏着了县里来的领导。李大民眯着眼对强哥说,你个强大个子,县干部比你有觉悟,不嫌弃人民群众。罗老师赶紧拿出笔记本来,你说,我了解下。
李大民是一个参加了自卫反击的退伍军人,现在快六十岁了,住所也没有,寄居在别人废弃的一座房子里。老婆和他离了婚,有两个女儿,家境也都不好,而且也都离了婚。罗老师听到这里,停下笔,说,怎么都离了婚?这不是经济上的问题,是家风家教存在问题啊,你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李大民被噎住了,一时说不出话。强哥说,你先回去,这几位领导是长期在我们村驻点的,有的是时间,过两天,他们还要到你家里去走访。
李大民一边起身一边说,什么时候来,我去准备准备。强哥说,你要准备什么,你有什么好准备的。李大民说,客人来了,我不要买点瓜子花生的来招待一下?老魏说,不要客气,别把我们当客人,我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李大民的眼泪鼻涕又下来了,伸出如抹了黑漆的双手要去握老魏,强哥拦住,怕他没完没了。李大民带着哭腔说,亲人呐,我又见着了亲人了啊。
等李大民走了以后,强哥说,这个李大民,刚才肯定是看见你们的车进了村部,以为来了大干部,就赶紧过来诉苦的了。老魏问他为什么没有房子住,强哥说,他的两个女儿在外面打工,在家里给他建了新房子,因为李大民好吃懒做,妻子和他离了婚,他就开始摆烂,把房子卖给了别人,慢慢坐吃山空。
老魏说,这就是自身内力没有激发的原因,找到原因就容易找到解决的办法。
吃过午饭,老魏决定立即开始着手工作,我们决定就去走访。我们在强哥和扶贫专干老牧的带领下,准备去李家排,也就是李大民住的那一片。
刚出门,就见到一群人吵吵嚷嚷朝着村部走来,领头的一个黑大汉说,县里的领导来了,我们正好把这几年村里的事情汇报一下,要青天大老爷们为老百姓做主。一听这个语气很熟悉,和刚才李大民讲得如出一辙。
强哥皱着眉,对着那个领头的,说,童猛,你是不是眼红了。童猛梗着脖子说,我有什么眼红。强哥说,村里给李大民报了危房补助,准备给他建房子,你肯定是晓得了这个消息,眼红嫉妒了,来找村干部吵闹的吧,你有房子住,有什么好吵的。
童猛一下子就怔住了,转头看看其他人,又转过头说,没有的事,我没听李大民说过。强哥笑着说,你莫不是叫人做刀使了,自己还不知道?童猛一下子没有了底气,心不在焉了,只是还在强撑场面,但来时的气势显然烟消云散了。
没有了童猛打头撑腰,其他人虽然七嘴八舌讲了一些事情,谁的鸡蛋被谁捡走了,谁的小孩被野狗惊吓了,但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强哥很容易就将他们打发走了。
强哥说,老魏书记,你们看到了,我们这里的群众就是这样的,你们可要做好思想准备。老魏说,刚才这些人应该是李大民指使来的吧,还不是让你三言两语打发走了。强哥说,这个李大民,莫看他这个稀松不堪的样子,烂事可是第一名。今天我让他吃点苦头,等下童猛定要去找他的,他也会来找我们的。
我们走到半路,果然看见李大民慌慌张张跑来了,喘着气说,领导,领导,你们说的可是真的?强哥故作不解的样子,说,什么蒸的煮的?李大民说,给我建房子的事?强哥还是装糊涂,什么房子?村里的安置房都招标了,你不要瞎操心。李大民苦着脸说,领导就别撩我了,给我危房改造的房子。强哥说,指标刚下来,我也才知道,你怎么知道的?
李大民只好实话实说,童猛跟我说的,他还说我把他当刀子使。强哥这时候也严肃起来,李大民,我警告你,如果你还要干扰村里的工作,不支持村里的工作,唆使别人捣乱,我就把你的建房指标给取消,你一辈子住别人的牛栏猪窝,只可惜了谢书记好不容易给你争取来的指标。李大民说,不敢,不敢,我一定支持村里的工作。又觍着脸说,不知这钱什么时候给我。
强哥说,想得美,这钱要等你把房子建好了才拨给你的,要事先把钱给你,你挥霍一空,又去住牛栏,又找政府哭穷,去上访?
2
进村一个月,我们对村里的情况基本上做了个了解。村支两委的干部很团结,一股劲想让全村脱贫致富,想了不少办法,开办了果木合作社,引来外资开了皮革厂。村里的工作一般是谢书记主外,强哥主内,其他干部各司其职,配合得严丝合缝。
我们将村里一百多户贫困户都遍访了一次,大致熟悉了情况。对于致贫原因,罗老师简要概括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病致贫,因懒致贫,因愚致贫。因为上级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脱贫也不是难事,但是那个因懒致贫却是最难扭转的,这个以李大民为代表。
其实李大民曾经也努力过,他做过茶叶生意,到处收购茶叶,人见面称“李总”,抽好烟,喝好酒,着实风光了一阵。结果技术没过关,收来的茶叶没有储存好,都霉烂了,折了本。后来又办养殖场喂猪,这时候,就长了点心,把好了技术关,没想那几年猪价钱大跌,若不卖,把猪压在栏里,每天要花费的饲料钱是天价,卖吧,只能是剜肉补疮。后来好不容易猪价钱上来了,偏偏又遇上非洲猪瘟,几百头猪装到山里挖个深坑埋了。这一下子是再也翻不了身,不仅老本全部亏了进去,两个女儿打工赚来的钱也丢进去了,还欠了一屁股债。老婆一怒之下跟他离了婚,新建的房子也卖了还账,女儿生气了,也不回来看他。
李大民从此就好吃懒做,靠着贫困户补贴,有一顿没一顿,混日子。
自从那次见面后,见到李大民就是常事,老魏每次见到他,就会给他一包软白沙烟。李大民也常到我们的住所来找我们,还带点东西。每次来,老魏都要根据他拿来的东西给点钱。这个李大民尝到了甜头,就来得更勤,有时提着一棵白菜,有时是几个萝卜,有时还提着一条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几指大的鱼,有一回更离谱,抱着一只刚满月的奶狗跑来,说送给我们喂养,给我们做伴。
我们开始还没当回事,但是这样没完没了地下去,就有点不耐烦了。罗老师说,李大民,你这样是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李大民说,你们做你们的工作,我就在旁边蹲着,不碍你们的事。
于是他叉着腰,围着房子遛圈,但不久又钻进屋,说,哎,我说领导,这村里啥时候给我建房子呀。罗老师说,你难道认为政府会欺骗你吗。李大民说,不是,我地基都选好了,只等钱到位,就开始动工。老魏说,这个你自己按照规定的标准先建着,不要担心政府不给你钱。
李大民的房子终于开始建了,强哥自己掏腰包垫资,童猛是泥瓦匠,由他来承包。房子之间一层三间,三十五个平方,对于李大民一个人来说,住着绰绰有余。建的时候,李大民帮不上什么忙,兴奋地围着工地转来转去。
我们三人在工作之余,也去看看工程的进展情况。李大民新房屋前很开阔,而且屋前有一口干涸的大水塘,据村民说,这水塘中间以前是一眼泉,由于水塘年久失修,蓄不了水,现在只有中间有一个水坑,终年不干。
老魏沿着池塘转着圈,陷入沉思,不知在打着什么算盘。
回到住所,老魏跟我们商量,说,这个李大民要脱贫,说来也不是难事,主要就是激发他的内生动力,鼓起他对生活的信心来,前几天我到镇里开会,要村里报整治山塘的数目,他门前的山塘可以报上去,整治好了可以进行养殖,李大民有养殖的经验,可以让他来承包。
这时强哥也来了,说,这是个好主意,其实这个李大民脑子是很灵活的,就是懒字当头,只要这个懒字去掉了,虽说致富有一定困难,但是脱贫还是没有问题。
李大民搬进了新房,我们工作队和村干部去祝贺,李大民正和童猛把那些破烂家具往新房里搬,童猛一边搬,一边絮絮叨叨,说东西太破烂了,一搬就散架。老魏若有所思,说,先搬一些紧要的,如炊具和床铺,其他的就不要搬。
这个周末,我留在村里值班。周日上午,老魏打电话来说要我多准备几个人的晚餐,我说,怎么了,莫非周末也有领导下村来检查工作。老魏说,不是,我给李大民收罗了几件旧家具和旧衣服,准备送来。
不久,果然看到一个小四轮车子载了一些旧家具吱吱呀呀直往李大民新屋那里开去,我跟了上去。这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了,我们到了李大民家,门紧闭着,难道李大民出门了?老魏说,不会,今天要是逢赶集,他可能会去集市,但今天不是赶集的日子。
老魏凑近窗口看,果然,发现李大民还在蒙头睡大觉,于是猛擂门。李大民在里面慢声慢气地说话了,别擂别擂,再擂就烂掉了,我就来开门。门一打开,一股说不出来的气息扑面而来,什么碗筷的都堆在地上。老魏又好气又好笑,李大民啊李大民,真有你的,搬进新屋才两天时间,你的新屋就成了猪栏。
我们几个人把家具搬进去,连被褥都带来了一套新的,给李大民换了,把没有用的破烂都扔了出来。又把屋子里外打扫干净。老魏给了李大民二十元钱,叫他赶紧去理发店把头发理了,洗个澡,换上带来的干净衣服。
3
镇里村里办事效率很高,李大民搬进新屋不久,他屋前的山塘就开始整治了。
因为这口山塘离村口不远,面积也较大,我们同时准备作为一个改变村容村貌的典型来抓,作为整治的重点,并且精心做了设计,完成后,还要种上藕,塘堤上种上紫薇。
挖机进了山塘,轰隆声引来了围观的群众,李大民也在内看热闹。我问李大民,你觉得这塘里蓄了水,除了可以灌溉农田还能做点什么。李大民说,这还用说吗,可以养鱼,或者养龙虾。老魏故意说,可惜没有懂技术的人才。李大民就急了,说,什么没有人才?我就是人才,这个我就拿手。老魏说,你是人才?你会养吗?我可看不出来。李大民火气一下就上来了,对老魏说,书记,我们打个赌,只要你把这口塘交给我,我一年之内就会让它出银子。
老魏眯着眼看着他,说,李大民,你说话不打草稿,说大话不怕闪了舌头,要是你真能养,我来出资金,你来出技术。李大民说,一言为定。老魏说,你可不能偷懒,到时候你要是没有让水塘出银子,我要打出你的屎来。李大民拍着胸脯说,你魏书记看得起我,我就做给你看看。
山塘整修好了,看上去漂漂亮亮的,惹得村里很多人来围观,奇怪的是,山塘中间那一眼泉水也仿佛通了灵气,汩汩冒水,没几天的工夫就蓄满了水。
我们和村干部一起到李家排召开了院落会议,一致同意这口山塘由李大民、童猛为首,带领院落里的十几户贫困户一起来承包。强哥说,龙虾破坏力太大,以前村里养龙虾,田塍都被龙虾打穿,蓄不了水,稻田破坏了,虽然龙虾市场前景看好,但是我们要考虑到不能破坏环境,所以不建议养,就养鱼,栽藕。我们将十几户贫困户安排了值班表,李大民、童猛为组长,带领贫困户分班值守。
山塘边的空地也充分利用了起来,李大民和童猛准备在靠近塘堤的地方建一排猪栏,又要开辟一片菜地,用猪粪养鱼浇菜。李大民懒惰,但有主意,童猛勤快,舍得花力气,两个人真是黄金搭档,其余贫困户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干得风风火火。
我们工作队到渔场里买来了鱼苗,放进了水塘,塘里一下子有了生气,在塘边建猪栏的一干人更加有了劲头,进度很快,菜地也开垦好了,种上了时新蔬菜。
强哥联系好了仔猪,我们商量,暂时先养上十几头,等以后看情况再扩大生产。李大民说,办养殖场喂猪,不能依靠买猪苗,一定要培育自己的种猪和母猪。老魏说,现在我们是看你们的发展情况,如果你们太懒散了,不团结,不努力,这十几头都可能不会让你们继续养,村里收回给别人养。李大民就急眼了,你魏书记还是门缝里瞧人,把我看扁了。强哥说,我来给你们做证人,看到底是魏书记看错了人还是你李大民真有两把刷子,你要是条有卵子的汉子,就给我站着撒尿。
李大民说,现在市场上吃俏的是熟食猪,我们这十几头猪只喂熟食,好卖些,价格也高些,就怕到时候没有销路。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显然,李大民是因为以前搞养殖折本,现在还是心有余悸。
老魏说,你们只管喂猪养鱼,销路由我们来负责,我学校几千号人,还搞不定你这几头猪?我怕的是到时候你缺货。李大民眼睛就亮了,说,我妈去世的时候跟我说,我迟早会遇到贵人,魏书记,你怕就是我妈说的那个贵人。老魏说,我不是你的贵人,这是党的政策好,你赶上了,党和政府才是你的贵人,你要感谢党和政府,我一个教书匠,没有党和政府安排,怎么会跑到高田这里来扶贫?
李大民眼泪鼻涕又下来了,这一回看来是真的,不像是演戏。
4
李家排的工作顺风顺水,于是我们趁热打铁,把李家排的经验推广到全村范围。因地制宜,银杏岭以种植果木为主,扶家冲发展家庭养殖业和庭院经济,蜈蚣岭种小籽花生和金银花,曹家排种植油茶林和黄桃,洞冲里水源充足,全面实施稻田养鱼,戴家湾的特色是野山椒树众多,就发展野山椒人工种植,并计划成立小型加工厂,将野山椒榨成油,提高野山椒的附加价值。
到了秋天,天干物燥,森林防火成了当紧的重要工作,村里的护林员也是一个贫困户,叫刘成良,他和李大民一样,是一个退伍军人,本来工作还积极,早中晚都要到山里转上一转。因为同是退伍军人,他和李大民平时常往来,关系不错,但是后来因为村里对李大民帮扶力度大,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好处,便患了红眼病,成天说怪话,工作也不积极了。
老魏和我便去刘成良家走访,到了刘成良家,已经是上午十点多,我们看到刘成良影子一晃不见了踪影,便直接敲门,刘成良妻子走出来,对我们说,刘成良生病了,躺在床上起不来。
老魏和我走进卧室,刘成良躺在床上呻吟,老魏关心地问刘成良哪里不舒服。刘成良说,是当兵的时候落下来的病,冬天站岗站多了得了风湿病。老魏安慰刘成良说,不要紧,你好好养病,这个护林员的工作我们安排其他贫困户来做。
刘成良赶紧说,魏书记,这个不行,不能随便把我换掉。老魏说,你有风湿病啊,按制度,有这样的病的人不能当护林员的,你病得这么严重,都起不了床了,我们只好安排其他人去做。刘成良说,魏书记,这个工作是村里照顾我这个退伍军人,安排的公益性岗位。老魏严肃地说,你也知道这是照顾你安排的,那你心里很清楚,你想和李大民攀比,可也有人想和你攀比,你说你应不应该好好工作。
刘成良一骨碌爬起来,说,魏书记,是我不对,我这就去巡山。
老魏将当前防火工作的重要性跟刘成良宣讲了一遍,说,刘成良,你是退伍军人,并且还是党员,你退伍不能把革命军人的素质也退化了,把党也退了,应该不仅要向先进看齐,还要做好一个党员的模范样子出来。
刘成良连连称是,就找好自己巡山的装备,立即就要上山。他老婆急忙说,你还没有吃早饭,吃了饭再走。刘成良说,你把昨天晚上蒸的红薯给我拿几个,灌壶水,我这就走,不然这山走不完。
老魏说,村里有好些个退伍军人,我想要你们组成互助组,非贫困户退伍军人也参加进来,互相帮助,拿出军人的气魄和优良作风,好好干一场。
刘成良说,这个好,我今天晚上就去找李大民商量这事情,请你们工作队的领导来当我们的顾问。老魏高兴地拍拍刘成良的肩膀,说,这才像个革命军人,雷厉风行,你们商量怎么干,我全力支持。
离开刘成良家,来到村道上,看到童猛骑着摩托要向镇里去,看到我们,童猛停下来打招呼。老魏问他急急忙忙去做什么,童猛说,李大民生病了,他要去镇里的药店去买药。我们问李大民得了什么病,童猛却搞不清楚。
我们就赶到李大民家里去,到了那里,李大民躺在床上,脸色赤红,额上覆了条湿答答的毛巾。看来,李大民这回是真的生病了。
李大民说,昨天下午给猪打草,又煮猪食,热了就把衣服脱下来,没想到秋天的天气到了傍晚很凉,自己没在意,结果晚上就生病了。村医也赶来了,检查了李大民的情况,说,应该是感冒,没大事,先吃点药发发汗观察观察。
老魏说,到底是年纪大了,身体扛不住,以后事情叫童猛这些年轻人多做些。李大民说,我是和魏书记打过赌的,我可要好好干,干出成绩来。
回家的路上,老魏说,这个李大民,还真的是变了。
5
刘成良和李大民这些退伍军人真的组织了互助组,他们把退伍军人的工资拿了一部分出来,我们工作队也帮忙筹集了一些资金,他们买了几百只鸭子,组成了放鸭队伍,这个见效快,很快就有了收获,年纪大一点的就负责放鸭,年轻一点的就每天挑着鸭蛋走村串户去卖。
尤其令人高兴的是,这些退伍军人还成了义务宣传队,他们走到哪就宣传扶贫政策,帮助我们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起到了我们做不到的作用,让我们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天一大早,李大民、刘成良带着几个退伍军人来到我们驻村工作队的住所,他们提着一只鸭子和一篮子鸭蛋,一见我们开门,就蜂拥而进,把鸭子和鸭蛋放到地上。老魏赶紧说,干什么干什么,想贿赂驻村干部吗?李大民说,你们是互助组的顾问,分点红是应该的。
李大明从口袋里掏出烟来,是一包黄嘴芙蓉王,要敬烟。老魏板着脸说,你个李大民,搞养殖才几天,成了李总了,抽起高档烟来了。李大明赶紧说,魏书记,不敢,我这不是来敬你们领导嘛,我自己抽的还是软白沙。说完,便从口袋里又掏出一包软白沙来。
李大明拉着刘成良就跑,边跑边对其他几个人说,你们还有事,就对领导们说吧。
我跑上去拉住了刘成良,罗老师去拉李大民,没拉住。
老魏对刘成良说,他们几位有什么事要反映,是不是你们互助组成员内部闹矛盾?
刘成良说,没有矛盾,只是这几个人也患了红眼病。我们一听,心想,这几个退伍军人还真是事多,好好地患什么红眼病。
老魏就问那几个退伍军人,那些个人却扭扭捏捏不肯说,老魏急了,说,你们是不是对李大民有意见,有意见就公开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要是刘成良这个党员犯错误,我批评他。
刘成良说,就是因为我是党员,他们患了红眼病,也想入党。
老魏松了一口气,笑道,这是大好事,搞得我紧紧张张的,我们党的大门是朝你们敞开的,你们的表现都很不错,但是要坚持下去,不过表现再好也要按程序来,先写申请书,汇报思想。
其中一个退伍军人说,就是因为要写入党申请书,才来找工作队的,要工作队的领导帮忙写申请书。
老魏说,这个容易,这个吴同志,是笔杆子,你们向他汇报思想,他帮你们写,以后我们都可以给你们当介绍人,以后工作要积极,有什么想法多和我们讲。
老魏问刘成良,为什么李大民不想入党。刘成良说,他怎么不想,可是他觉得自己不合格,不敢提。老魏就笑了,他确实还不够格,就凭他今天这个又送鸭子又送鸭蛋的表现,离党员的标准还差十万八千里。
我们商定,准备深入群众对几位想入党的退伍军人做详细的调查,然后才决定进行培养,帮助写入党申请,推荐去参加镇里组织的积极分子培训。
老魏说,首先,你们得帮我把这些你们带来的东西拿回去,以后你们都真正实现脱贫了,达到共同富裕了,那时候我们再去你们家里做客,吃鸭子。
等他们走了以后,老魏对我们说,我今天才真正感受到了扶贫工作的快乐,我们真是三生有幸,能亲身参加这一项伟大的事业。
6
到了年底,市里检查组下到县里抽查扶贫工作成果,高田村有幸被抽到。到了检查的这一天,市检查组分作两个小队,由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带领,深入村民家里去调研,被检查户都是临时随机抽取的。
反馈回来的情况非常好,检查组的成员都说,群众对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工作都表示非常满意,我们队员对村里的情况也了如指掌,可见队员们平时是下足了功夫的,工作做得相当扎实认真。
检查组的队长还尤其提到了李大民,他说,那个贫困户李大民着实让我们感动,他对工作队的感情那是一个深啊,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向我们讲着工作队的一点一滴,一口一个青天大老爷,一口一个生命中的大贵人,要不是因为时间有限,他肯定要讲上几天几夜。
我想象着李大民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样子,心里忍俊不禁,这个李大民,戏精的毛病看来是改不了的了。
检查过后,工作队接到通知,要谢书记和工作队长老魏去镇里开会,老魏说,这应该是今年最后一次去镇里开会了,这一年,我们工作队在村里的工作可以好好地做一个总结了。
这一年,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干部一起,在村民的帮助下,虽然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我们尽力而为,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了一些问题,村民从开始对我们的不理解不认可到终于将我们视作他们的亲人,我们内心还是得到了安慰的。
到了下午,老魏开完会后赶回村里,他告诉我们,工作队被评为了先进,老魏被评为了镇里的最美扶贫人物。
我们大家都感到高兴,强哥说,毕竟大家一年的辛苦付出得到了认可。可是老魏看上去并不同我们一样开心。等村干部们走了以后,老魏对我和罗老师说,明年我们可能会撤离这个村,会安排到其他乡镇去。
我们都有点失落,毕竟一年来,我们对高田村,对高田的干部群众有了感情,这一下子要离开,心理上感觉不舍。老魏说,谢书记准备去组织部求情,要组织部明年将我们这个工作队继续留在高田村,毕竟我们已经熟悉了村里的情况,便于工作的开展。
但是,全县工作一盘棋,不会因为我们这个理由将我们留在这里的,其他村的情况也不会是一样的吗?
老魏说,我们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完成呐,要建一个野山椒油加工厂,要给曹家排打一口井,要给李大民扩大养殖生产,要给退伍军人互助组建立电商营销点,这些工作看来都来不及了。据说明年到高田驻村的是市里的一家单位,相信会比我们做得更好。
第二天,李大民很早就来到了我们住所,我心里一惊,难道这个鬼精的家伙知道我们要走的消息了?
李大民却是来告诉我们,他们喂的熟食猪准备这几天出栏,他为难地说,因为他们喂的猪已经远近闻名,很多外村的屠户都来预定,价钱一个比一个出得高,看来要将猪提供给我们学校师生的愿望泡汤了。
李大民讨好地说,魏书记,塘里的鱼还没有开捞,到年底是不是给你们每人准备一两条?
老魏笑骂,你个鬼李大民,我们学校早就放寒假了,师生都离校半个月了,谁还跑到学校来吃你的熟食猪肉。你塘里的鱼才喂了几天,一条会有多大,还吃鱼,吃鱼骨头吧。
在一个清冷的早晨,我们将所有物品搬上了车,悄悄地离开了工作一年的高田村。车子在蜿蜒的村路上奔跑,回想起年初来到这里的情景,看到熟悉的一切慢慢远去,我们不由感慨万千。
春节那天,老魏给我打来了电话,表达了新年祝福之后,他说,李大民给他打了电话,那个戏精,真是声泪俱下啊,你猜这家伙和我说了啥?我说,是不是又说要给我们捞鱼?老魏说,李大民妻子和他复了婚,他女儿今年接他到城里来过年了。
我说,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作者简介:吴定坤,笔名吴大开、吴布衣,娄底市作协会员,作品见于《高中生语数外》《辽宁青年》等杂志,有作品入选“蚩尤故里·天下梅山”文艺作品丛书文学卷,参与编校《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上梅山傩戏(一)(二)》。
责编:杨雅婷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