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服务 热点 冷水江:“政社校”联动构建乡村儿童全域守护体系

冷水江:“政社校”联动构建乡村儿童全域守护体系

2025-08-28 09:11:33 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袁明 肖锦琳

新冷水江8月28日讯(通讯员 袁明 肖锦琳)2025年暑期,冷水江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市老干部服务中心联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团队及市公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对持续开展三年的乡村儿童关爱项目进行系统总结。该项目依托“政社校”多元协作机制,以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为支撑,在5个乡镇9个村(居)建立起“精准覆盖、专业赋能、在地融合”的儿童服务网络,显著提升乡村儿童的获得感与自治能力。

项目以“五社联动”机制为基础,整合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与社会慈善资源,构建三级服务网络,实现儿童需求精准响应。多个村(居)挂牌“儿童之家”,每周开展游戏化、嵌入式专业服务,如社交训练、创造力工作坊等,使儿童在参与中提升综合能力。

通过逐户走访,项目团队为20名特殊需求儿童建立“一人一档”动态成长档案,由“五老”志愿者与专业社工结对提供持续陪伴与心理疏导。安全教育活动以体验式学习为主,如通过绘制“身体红绿灯”、排演情景剧等方式,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项目尤其注重推动儿童由“受益者”向“主导者”转变。在渣渡镇、禾青镇等地成立的“儿童懂事会”引导儿童参与社区公共事务,自主策划实施垃圾分类、敬老服务、村史挖掘等活动68场。同时,“七彩假期”系列课程逐年升级,涵盖防溺水、情绪管理、国防教育、野外生存等领域,全面提升儿童协作、沟通与问题解决能力。

在地资源融合成为项目突出特色。社工团队联动驻村教师、非遗传承人等本土力量,开发出融合农耕实践、科学教育和传统文化(如竹编工艺、国学礼仪)的多元化课程体系,使乡村环境成为“活的社工站”,实现专业服务与乡土文化有机结合。

该项目也构建了跨代际、多主体参与的支持网络。市关工委组织老干部、老教师累计完成家访2200余次;湖南人文科技学院100多名社工专业学生接力驻村,他们发挥专业优势搭建“家-校-社”沟通平台,有效促进亲子互动和教育协同。据统计,实施三年来,冷水江市青少年犯罪率有所下降,义务教育阶段升学率持续提高。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袁明博士表示:“社会工作不仅是保护,更是赋能。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在信任与支持中成长为有力量、有担当的人。”目前,该模式已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服务经验,为同类地区乡村儿童关爱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责编:周晓明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