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卫士(三) 刘正云:丹心化得万木春
新冷水江5月19日讯(杨风 朱俊峰)禾青镇炉竹村护林员刘正云,用二十三载的时间,把曾经“雨天泥水流,旱时草木休”的荒山,织成了如今遮天蔽日的绿锦屏障。一起去看看。
晨露未晞,日影斑驳。刘正云的一天,从巡林开始。这里的1547亩山林脉络,就藏在他磨破的鞋底与被岁月浸润的目光里。2013年8月10日,一场百年不遇的山火从禾青镇社学里村窜入大乘山林区。火势借着狂风迅速蔓延,圣帝殿这座百年古刹危在旦夕。刘正云与10名护林员一起,签字上山,抱着拯救古物的希望冲进熊熊烈火之中。
禾青镇炉竹村护林员刘正云说:“我们的镇长为首,还有我们的林业站长,他们两个就组织我们11个人组成的护林队,对庵堂严防死守。”
回忆当年,刘正云的语气还透着紧张与激动。连续三天三夜的拉锯战,刘正云和队友没让火舌波及这座百年古刹。
禾青镇炉竹村护林员刘正云说:“当时水比较紧缺,我们反正是每个人拿个桶提桶水,边拿毛巾边拿拖把,只要火燃到面前来了,我们就拿桶把火淋熄、用拖把打火,坚持了三天,终于把火熄灭了。”
大火扑灭之后,大乘山满目疮痍,刘正云下定决心,绝不能重蹈覆辙。
禾青镇炉竹村护林员刘正云说:“我们禾青镇辖区的大乘山,是一个名胜古迹的地方,烧成这样子了,真的内心很心痛的感觉。”
返回炉竹村之后,这一场灭火战斗让刘正云更加坚定了守护的信念。从此,他的巡林路线更密了,胶鞋磨破的速度更快了,喇叭损坏的概率更高了,巡护日志写完的时间也越短了。
禾青镇炉竹村护林员刘正云说:“我们每天去巡逻的时候,喇叭要响起来,步子要走起来,并且还要对每家每户的老百姓,跟他们去宣传。”
如今炉竹村的山林中,每一棵松树的位置、每一条溪流的走向,都深深印在刘正云的脑海里。
禾青镇炉竹村护林员刘正云说:“因为这个得益于我们党委政府管理方面出成效,管得比较严格,对于我们护林员的要求也比较高,在特护期,我们的早上、晚上,都要去定点巡逻。”
与沟壑为伍,与松柏结邻。二十三年,刘正云把自己活成了山林的一根“主心骨”。他的胶鞋踏平了山径的坎坷,喇叭声驱散了火患的阴霾,巡护日志写满了对绿色的承诺。当山风掠过万亩林海,松涛声声皆是他无声的誓言——守一座山,护万木春,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禾青镇炉竹村护林员刘正云说:“从事这个护林工作20多年了,我自己曾经想过要放弃,但是我后来想一想,如果我不干,还总得有人干的,所以说我坚持还是把这个事情干下去,保护好我们禾青镇的山山水水。”
责编:周晓明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