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服务 热点 畜农视线 | 现代农业机械助力春耕全链条推进

畜农视线 | 现代农业机械助力春耕全链条推进

2025-04-21 20:05:56 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 潘雁平 段姝

新冷水江4月21日讯(潘雁平 段姝)眼下正是早稻插秧的时节。在禾青镇、三尖镇的广袤田野上,从智能育秧工厂到高效先进插秧机,再到空中植保无人机,新质生产力正为传统农耕注入全新活力。

在禾青镇社学里村,种粮大户易伟华正驾驶着他的东方红旋耕机在农田里驰骋。特别有趣的是,旋耕机的身后拖着一个横放着的“长尾巴”,不一会的工夫,农田被翻耕得整整齐齐。

市畜牧水产和农机事务中心副主任张关键说:“现在的旋耕机都带了一个平衡仪,这是为了让田块旋耕的时候更平整,适合于机插机抛。”

走进禾青镇社学里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育秧大棚,一盘盘鲜嫩翠绿的早稻秧苗蓬勃生长,正等着落户“新家”。

记者谢思雨说:“大家看看我身后这些秧苗‘宝宝’可不是在普通的‘托儿所’,它们住的可是恒温恒湿的‘五星级宾馆’,再来看看这套全自动的育秧系统,从铺土、播种到浇水,全程机械化,一天能‘生’出100多亩秧苗。”

易伟华告诉记者,自从启用了机械化育秧,不仅节约了成本,还能保证秧苗的质量不受自然天气的影响,为更多农户提供种苗,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禾青镇社学里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易伟华说:“传统育秧的时间要长一些,现代育秧差不多要提前七天左右,一年我大约为散户和周边的农户及我们少部分的种粮大户供应(秧苗)六(百)至八百亩左右。”

记者谢思雨说:“刚才还是秧苗‘宝宝’,现在坐上‘变形金刚’下地啦,这个大家伙一天能插三四十亩,顶得上40个‘老把式’。”

一盘盘翠绿的秧苗被整齐地码放在抛秧机上,随着农机手的操作,一棵棵秧苗就像一颗颗小“炮弹”,被迅速投入田中。

市畜牧水产和农机事务中心农机安全监理和生产服务部部长邓安定说:“抛秧机相对于传统的手插秧有几大好处,第一个就是省钱,第二个就是能够提高作业的效率,第三个就是它的返青期更短,能够降低天气对我们农业生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机大户,市畜农中心专门组建了技术维修队,随时为农机大户提供技术服务。

市畜牧水产和农机事务中心农机安全监理和生产服务部部长邓安定说:“今年我们畜农中心成立了两个技术维修小分队,我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如果农机出现了故障,我们第一时间派遣两个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解决问题。”

记者谢思雨:“看,天上飞的这个可不是大雁,是咱们的‘植保特种兵’,它既可以施肥,也可以喷洒农药防虫害,是咱们‘新农人’的好帮手,让我们看看它亮出的绝活。”

在三尖镇粘禾村的粘禾花专业合作社,郭纯洁正驾驶着无人植保机在自家田里忙碌着。2018年退伍后,郭纯洁通过无人机驾驶培训,成为了我市第一批无人机操作手。

冷水江市粘禾花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纯洁:“我们使用无人植保机的话,极大地减少了人工成本,像我种植了600亩水稻的话,在施肥、打药方面大概只需要两天就能完成。”

记者谢思雨说:“从工厂‘育秧’、‘铁牛’下田到‘战机’护航,这条春耕‘科技流水线’正让‘农忙’变‘农潮’,这束光映着的不仅是智慧农业的未来,更是咱们‘新农人’脚踩泥土,仰望星空的精气神。”

责编:扶雄芳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