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湖南冷水江频道 媒体聚焦 【红日岭观潮③】· 锑都伢子爱读书

【红日岭观潮③】· 锑都伢子爱读书

2023-09-10 15:22:53 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 罗曦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李祎程的名字被锑都儿女所熟知,他以裸分686分获得湖南省文科第一名,被清华大学录取。

不只清华,今年,冷水江还有三位同学考上清北,这个只有30多万人口的小城市,一年竟然有4个学子考上清华北大,非常令人感到惊艳!这些天,准大学生们陆续踏上绚丽多彩的大学里程,努力奔向灿烂辉煌的明天。

锑都伢子爱读书,这些年一再被印证。2002年以来,冷水江共有30多人考入了清北,几乎年年高考,学霸总要刷屏一波朋友圈。一届又一届,这里的伢子读书为何总这么厉害?

红日君马上为大家解码。

21世纪什么最珍贵?人才!

时代滚滚向前,这句经典对白把人才的价值摆到了新高度。

地处湖南几何中心的冷水江不沿边、不靠海,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市,靠什么竞争?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也因此,冷水江历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成为这里公认的一张名片,正是这一战略认知的生动反映。

红日君再给大家看一组数据:

近三年来,冷水江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为15.7456亿元。

“就像家里当家一样,冷水江做预算,教育肯定放在重中之重。”不少教育界的朋友们告诉红日君,因为市里重视,教育是攥紧了拳头发力,所以办成了不少事。2022年以来,冷水江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保持在90%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均达100%、高中阶段入学率均保持在95%以上;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改扩建诚意等5所学校,优化提质资江小学等3所学校,新增城区公办学位1900个,农村教师周转房10套;整合城北片区教育资源,有效解决了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南强北弱”的问题;发放国家学生资助资金5119万元,资助学生154678人次,做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应享尽享。

而且,冷水江对教育的投入,不仅舍得,且长期均衡。舍得投入,自然就留得住人。有了好学校、好老师,好学生自然层出不穷,教育事业更加蒸蒸日上。

在冷水江,教育是“一号工程”。

在建设“教育强市”的进程中,市委书记、市长等党政领导干部既当“司令员”,又当“吹号员”,甚至还深入一线当起“宣讲员”。

市委书记、二级巡视员曾伯怡在多个场合对冷水江成功跻身全省教育强市行列点赞,他强调,全市上下要矢志不渝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现代化新冷水江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超常规支持教育、关心教育;同时弘扬尊师重教风尚,将“尊师重教”的理念落实到工资绩效、职称职级评定上,让广大教师安心教书、全心育人。就在9月8日,冷水江市召开庆祝第39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对15名优秀青年教师、30名优秀班主任、50名优秀教师、5名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表彰。这些年来,通过表彰树典型,广大教师有了学习的标杆、努力的方向,冷水江教育韧性更强,冲劲更足,把“全省教育强市”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市委、市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带动了锑都大地尊师重教的风尚。2022年7月以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民营企业家纷纷慷慨解囊,相继在冷水江捐资设立了“启德奖学金”“祖长兴教基金”“爱心助学金”“菁泉奖”,奖金总额达1500万元。截至2023年8月,冷水江“捐资兴教”活动已募集到资金637.1万元,物资折合人民币176.2万元。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是湖南人的精神品格,“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思想自然也融入了锑都人的基因深处。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是锑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和经验。这两年,我市申报公费定向培养计划244名,定向培养跟班学习安置233人,定向培养下乡安置162人,公开引进、招聘中小学教师23名,从外县市调入优秀教师48名,教师的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强化教师和校长队伍管理,规范了各类学校领导人员、管理人员兼课满工作量问题和延迟退休教师满工作量问题,促进学校人事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建设体现到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项具体活动之中。大力调整了一批学校“一把手”,真正做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形成了比学赶超和奋勇争先的大好局面;选派教师参加“国培”“省培”达1923人次,市本级培训达4616人次,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与能力。同时加强教研教改,强化校本研修,聘用兼职教研员119名。大力推行集体备课制度,狠抓试卷制作与分析,大兴学科知识竞赛和团队教学比武,让90%以上的教师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大抓学科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建设及教师进修与培训,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冷水江市教研教改工作在全娄底作了专题经验报告。

2022年,冷水江市获评“湖南省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在冷水江,因为这根“指挥棒”有方向,全民“教育焦虑”才能降温,锑都伢子读书才格外争气。

“五育”并举,让教育活起来。

7月1日晚,以“五育并举 教育强市”为主题的冷水江市首届中小学生艺术体育节集中展演首场晚会“花儿朵朵向太阳”在全民健身服务中心体育广场精彩上演,线上线下30余万名观众共享视听盛宴。

为全面实施国家“双减”政策,冷水江市持续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制定“1+1+N”服务菜单,建立“五育”并举新生态,全面开展艺术、体育、科技、劳动教育,确保“每天锻炼1小时”,开发高质量艺体劳课程,拓宽课后服务资源,鼓励各学校选用“白名单”内的校外机构和有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参与学校课后服务,让学校课后服务变得更丰富,学生参与率达100%;同时,冷水江市还持续开展“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夯实学生文化知识基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冷水江市建立完善“五育并举”评价体系,体育成绩以100分计入中考总分,选考项目包括篮球、足球、排球、游泳等。2022年,市教育局编制并试行《冷水江市义务教育办学质量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实施后,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娄底市教育局专门组织班子对《冷水江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调研,拟争取省重大改革课题立项和推广。

教育发展特色鲜明,育人质量节节攀升。8月29日,第二届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排球项目(初中组)比赛在山东潍坊落下帷幕,冷水江市第七中学初中组荣获全国第12名的好成绩。2023年,冷水江市第四小学四(2)中队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中队)”;冷水江市第四小学四(2)中队、城东学校四(2)中队、温泉学校152中队荣获“全国红领巾中队”;冷水江市六中学生男子排队员第四次摘得省级赛事冠军,冷水江市第二中学荣获“湖南省第八届中学生建制班合唱比赛”一等奖……

“指挥棒”转向,引领办学新风。教育评价改革“倒逼”教育工作全面改革,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时下,冷水江市城乡的各个学校处处可见温馨舒适的校园环境,师生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孩子们快乐的脸庞和老百姓真切的获得感,成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最直观、最生动的体现。

教育改变命运,也改变着“世界锑都”的未来。

“会读书的锑都伢子”是惊喜,也是冷水江高质量发展的宝藏。

责编:康玉洁

一审:熊敏

二审:罗曦

三审:朱宪章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