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要更加重视科学普及工作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30日讯(通讯员 胡景明)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中表示:“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21世纪是科学的世纪,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而要想更加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变更社会面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作用,就不能将其视为美术馆中的展品,而是要在最广泛的社会实践中验证功效。
科学技术突破固然是社会生产力升级的重要助力,然而在没有进行广泛的社会应用前,再先进的技术也只是实验室里的产品。氢能源被认为是实现清洁能源的终极方案。然而除了垄断了大部分氢能源专利的日本,世界上其他国家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走得还是锂电技术的道路。缺少市场销量的带动,仅有日本一国之力,氢汽车的产业链始终无法进入良性循环。因此,社会层面的广泛应用在科技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尤为关键的作用,科技普及速度往往会成为日后社会标准确立的雏形。
很多人认为科学技术离自己很遥远,但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科技的突破和发展越来越被放在显眼位置。技术的突破越来越不是某个工匠的妙手偶得,而是在整个社会发展驱动力下进行的大创造运动。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验室里的刻苦钻研固然是科技突破的关键一环,但是社会层面的供求关系,更是技术突破的内生动力,科技普及在科技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地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社会性的科普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功在当下,利在千秋,应该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要不断鼓励和支持各行业各部门建立科普教育、研学等基地,提高科普服务能力。要加强科普基地建设,避免挂羊头卖狗肉、唱“样板戏”等现象,创造机会和打造平台给普通民众真实了解技术发展前沿的情况。要活用新媒体手段,通过现代融媒体技术更加广泛和直观的展现科技魅力,不仅包括生活中的科技现象,同样也关注世界科技的前沿突破。
责编:杨雅婷
一审:熊敏
二审:罗曦
三审:朱宪章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