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湖南冷水江频道 社会新闻 抗大旱 抗长旱 | 齐心打深井 协力渡难关

抗大旱 抗长旱 | 齐心打深井 协力渡难关

2022-09-19 17:34:00 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9日讯(通讯员 杨风 朱俊峰)连日来,因持续干旱缺水,冷水江市群众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灾情就是命令,冷水江市上下紧急行动起来,同心协力投入到抗旱减灾工作中,一场找水打井的抗旱硬仗,迅速在田间地头上演。

这里是冷水江市铎山镇大坪村十六组,这口养育了整个村庄一代又一代人的百年老井,今年彻底干涸了。怎么办?等消防车一趟趟的送水进村吗?不,找水打井,一劳永逸地解决村民饮水安全问题!大坪村村支两委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铎山镇大坪村党支部书记谢仲前说:“打新井和修复老井,也是关系到我们全村长远的利益、长远的计划,关系到老百姓安全饮水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安全饮水,利国利民。”

村里很快召开了找水打井工作动员会,号召全体村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9月初,三口新井确定了地点;村民们也迅速行动起来,很快筹措到打井资金三十余万元,村里请来了专业的打井队伍,加班加点,全力以赴找水打井。

铎山镇大坪村村民谢二明说:“我们要做一个抗大旱的准备,做长期抗旱的准备,争取一劳永逸,造福子孙。”

62岁的退休工人谢二明,平时居住在市区,当他得知村里要找水打井的消息后,立刻回到老家大坪村三组,从9月初开始施工到现在,每天都在打井工地上乐呵呵地帮忙出力。

铎山镇大坪村村民谢冬生说:“打井我钱也出了,从开始我也做了一二十个工,反正多少都是帮自己打的,自己出力,反正随便怎么分配,多点少点没关系。”

在新砌好的井水房里,村支书谢仲前双手捧水,百感交集,这既是全村人齐心协力的成果,也是他们在这次旱情里奋起自救取得的好成绩。井水甘甜凛冽,村民们笑逐颜开。

铎山镇大坪村党支部书记谢仲前说:“这个水,经过疾控中心有关部门的检测,达到了国家的饮水标准,村民饮水都放心了,老百姓也高兴了。”

铎山镇大坪村村民谢汉虞说:“很高兴有井水喝,我们村里面,我们群众有钱的多出点钱,没钱的多出点力,把井水弄到家里,大家有一股干净的水喝。”

在金竹山镇太主山居委会七组,一台钻井机正在轰鸣,将一节节的钢管不断填充下去,涌出的泥浆混着碎砂石汩汩而出,这标志着钻井机钻头已经钻到了水层。据介绍,此处井深150米,目前已成功出水,预计每日出水量可达50吨,能够为周边两个村民小组四百余人提供充足的生活生产用水。

金竹山镇太主山居委会居民刘建国说:“只要打好了井,那个地下水都是比较可以的。”

金竹山镇太主山居委会太主山居委会有常住人口887人,之前的生活用水都是来自金竹山煤矿的蓄水塔和山泉水,今年旱情发生以来,村民面临无水可用的困境。

金竹山镇太主山居委会党支部书记阳跃楚说:“从我出生到现在,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干旱,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严缺。”

面对如此困难的局面,找水打井势在必行,太主山居委会通过居民议事,与市水利局沟通之后,在居委会范围勘测选取了两个打井点。自9月9日娄底市召开“抗大旱、抗长旱”找水打井行动视频工作会议以来,冷水江市很快出台了《“抗大旱、抗长旱”找水打井工作方案》,市水利局共派出10支工作队伍,下沉乡镇推进找水打井进度。截止到9月17日,冷水江市已打新井44口、修复29口,受益群众14932人,灌溉面积1187亩。

责编:杨雅婷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