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第二小学:劳动考级 练就“十八般武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8日讯(通讯员 曹丹 段姝)自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这一“新课标”的推出,对冷水江市第二小学的孩子们来说,却并不陌生。因为早在两年前,市二小便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试验田”,通过建立完善劳动考级制度,练就了孩子们的“十八般武艺”。
6月2日,周四。这天晚上,二小六年级学生潘紫萌的家中,一场特殊的“考试”正在进行。只见她熟练地把床单被套拆下来,再换上新的。整套动作有条不紊,干净利落。随后,潘紫萌还向我们一一展示了收纳、清洁、刷鞋子等生活中常用的劳动技能。
市第二小学六年级学生潘紫萌说:“一开始我很多家务都还不会做,然后妈妈就开始教我做很多家务,教完之后我就自己开始练习,一开始我还觉得这些家务特别难,但是当我学会之后,我就发现这些家务其实并不是很难。”
新时代下的青少年,讲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冷水江市各中小学也一直没有“缺席”。从2020年至今,市二小从劳动课程、师资、场地、设施等方面发力,不仅在学校开辟了“魔力厨房”等实践基地,还将劳动课堂搬进学生家里,让孩子们时时处处皆可参加劳动。
市第二小学副校长聂雄说:“学校的初衷,是希望培养孩子更多的劳动技能,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父母减轻一定的家务劳动压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劳育转变成德育的一种跨越,让他知道在家里面父母亲的艰辛,学会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2021年4月,市第二小学正式启动劳动考级制度,就读于市二小的潘紫萌也开始学习接触各项劳动技能。从“啥都不会”到“技多不压身”,她只用了一年时间。现在的她,在学习之余,能够更多地参与到家庭劳动中来,在劳动中承担责任、分担辛苦。
潘紫萌的爷爷潘俊元说:“从学校开展这个活动,我说很有必要 也很有现实意义,为什么呢,能够督促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是有很好的主导作用的。”
当天晚上,六年级的郭振也迎来了劳动考级。在10级的考核标准中,其中一项要求是学生需要独立完成四菜一汤。为了完美通过考核,郭振做足了准备,清晨就和爸妈去市场选购新鲜食材,并备好料,只待一展身手。
随着考核开始,郭振系上围裙、拿起刀铲,从洗、择、切、炒到出锅,全过程行云流水,娴熟的烹制手艺尽显“大厨”风采。新鲜的食材在他的精心烹饪下,变成一道道赏心悦目、美味可口的佳肴,让人垂涎欲滴。
市第二小学六年级学生郭振说:“大人能搞的80%,我也能搞,像拖地、扫地,这是最基本的,然后摊被子、刷鞋子,还有那些普通的烹饪技巧,还有洗衣服、洗碗、摆碗、整理衣柜、整理柜子、摊被子都会。”
和郭振一样,现在,市二小的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包括整理内务、清洁卫生、下厨烹饪等各种劳动和生活技能,渐渐成为爸妈的得力小助手。孩子的变化,家长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郭振的妈妈邹竹青说:“ 他的变化其实很大的,原来虽然知道一些简单的饭菜,但是现在他就更加全面一些了,他不仅知道一些简单的饭菜,而且他做烹饪越来越娴熟了。”
郭振的爸爸郭双山说:“现在这一段时间,经过学校这个劳动考级,他多次参与做家务,包括搞卫生,自己自理能力也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我们也看到他一步步的成长。”
二小的劳动教育成效显著。此前学校刚刚完成了对全校学生的第三次集中劳动考级,学校将统一给考核达标的孩子颁发荣誉证书。其中通过10级考核的孩子,家长也将获得奖励。
市第二小学副校长聂雄说:“我们准备在今年的9月份,正式在学校设定专项的劳动课程,并且要制定自己本学校的这个校本课程和教材,让孩子们通过课程上的学习,通过家庭的实践,通过社会的公益活动,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这种劳动技能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责编:杨雅婷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