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娄底小组和省十三届人大代表来冷水江调研 聚焦生态环境保护 推进绿色生态发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2日讯(通讯员 曹丹 段绪辉)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娄底小组和部分在娄的省十三届人大代表一行二十余人来到冷水江市,就冷水江生态环境保护“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娄底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戴德清,娄底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欧文安,冷水江市市委书记曾伯怡、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纬辉参加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沙塘湾、锡矿山街道等地,深入一线,对冷水江市环境保护现状、环保目标完成情况及环保设施建设运行情况进行现场调研。在大建煤矿北平井污水处理厂,调研组查看了该厂配套设施建设、运营、日处理能力、水质达标排放等情况。通过系统治理,大建煤矿矿井涌水实现达标排放,2021年12月通过省级核查。调研组指出,要强化项目监管和现场检查,对关键环节、关键部位要严格把关,不断提升污水处理水平,推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在锑都环保有限公司,调研组详细了解锡矿山地区砷碱渣无害化处理技术改造的项目背景、调试情况及运行现状。项目自2020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团队攻坚克难,进行了三次工艺技术迭代,最终形成了“中性中温连续盐析工艺”,该工艺被鉴定为砷碱渣处理技术的重大创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调研组对企业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鼓励企业继续加大科研创新力度,促进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为污染防治能力,为当地生态环境治理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现场,调研组实地查看了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情况。该项目打造出一个具有地质科研科普价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修复示范区,获评湖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范例,并被国家自然资源部纳入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上受到推介。调研组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好矿山整治文章,走好矿山转型道路,推动红色文化、地质文化、工矿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激发经济新活力。
市领导王建农、杨清、吴爱民、刘温东陪同调研。
责编:杨雅婷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