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走基层 | 谢伟:不负韶华 深山追梦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3日讯(通讯员 杨风 朱俊峰)春分四月,阳光明媚。冷水江市渣渡镇银溪村羊角岭上的一块块荒地,经过谢伟的巧手翻新后,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个面朝黄土背朝天,满头大汗的青年就是谢伟。四月中旬,室外温度高达33度,谢伟与村民在地里忙碌着。趁着好天气,他们要将脚下的土地全部种上牧草、玉米等农作物。
渣渡镇银溪村永贤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谢伟说:“首先我种植这些作物呢,第一点就是响应国家环保的这个号召,然后第二点就是起到一个降本增效的作用,因为目前我们的猪价比较低,我只能通过降低自身的成本来取得这个盈利的目的。”
2018年年底,谢伟收到加拿大百年名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也就是这一年,他回到家乡,看到了家乡的沉寂,就此下定了扎根乡村的决心。
谢伟说:“当时我回到这个家乡,看到的这片情景,其实是一个很没有生气的一个景象,然后我就萌发了我内心的一些想法,我在想我出去也是提升自己,我在家乡也同样可以提升自己。”
渣渡镇银溪村位于冷水江市东北部,距市中心约26公里,随着煤矿的关闭取缔,银溪村的经济发展也一度陷入沉寂。决定留在家乡后,谢伟将录取通知书藏在了书柜深处,专心琢磨起农业生产,成立了种养专业合作社,从一窍不通的高学历青年成长为务农的行家里手,谢伟只用了不到三年时间。
谢伟说:“到现在为止,我学习到了很多的这种务农的这些技能,我觉得这也是在提升我个人的一个能力。”
银溪村十五组村民康财云从谢伟刚开始创建合作社就在这里做事。一天八小时的工作时间,康财云能拿到100元以上的收入。
渣渡镇银溪村十五组村民康财云说:“大概一百块钱一天 ,玉米、花生还有草种,什么活都可以干。”
“这个下面要做一个大型蓄水池,我们拿来存水”,谢伟说。渣渡镇银溪村历来缺少水源,这也是谢伟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曾经,他尝试在合作社周边打井数口,最深的一口达到350米,即便如此,他也没有获得稳定水源,只能依靠蓄水池定期存水。谢伟还投入300余万元,建成了一座养猪场。接下来,谢伟将继续扩展发展规模,增加林下养牛、育肥猪养殖等项目,让一座座荒山真正变成引导村民致富的金山银山。
谢伟说:“就像我来这里,2019年到现在,其实已经有三个年头了,我发现周边还是有很多的人都在跟我做着同样的事情,所以我发现这个事情还是也是在鼓舞我自己,也是在给我自己打劲。”
责编:杨雅婷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