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远景目标 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27日讯(通讯员 胡景明)当前国际形势风谲云诡、变幻无常,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正处于关键时期,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国家间综合国力竞争形势多种多样,但归根到底都是人才间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我们要锚定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远景目标,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人才工作,培养是重中之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放在人才工作上也同样适用。世界在发展,技术在进步,要想永远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建立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体系。当今世界人才的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要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队作用,加速集聚、重点支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建立交叉学科发展引导机制,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要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要培养造就大批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
要广开进贤之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历史证明,闭关锁国、闭门造车是没有好下场的。中国发展需要世界人才的参与,中国发展也为世界人才提供机遇。要坚持“拿来主义”,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让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用好全球创新资源,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要让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竞相迸发。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最稳定、经济最繁荣、创新最活跃的时期,机遇无处不在,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需要有开拓能力大局意识的优秀人才加入。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要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允许失败、宽容失败,完善科学家本位的科研组织体系,完善科研任务“揭榜挂帅”、“赛马”制度,实行目标导向的“军令状”制度,鼓励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责编:杨雅婷
来源:冷水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