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 走进世界锑都锡矿山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6日讯(通讯员 曹丹 任平)沿着娄怀高速,从禾青收费站下来,半个小时的车程,就能从市区来到锡矿山脚下。初秋时节,行走在锡矿山,鲜花盛开,绿意盎然,一幅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画卷向人们缓缓展开。

作为湖南最早的工业基地,锡矿山的锑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故而享有“世界锑都”的美誉。鼎盛时期,这里聚集了200多家锑矿采选厂、30多座冶炼厂,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锡矿山上有矿工及家属16万余人,而当时的省城长沙也只有20来万人,由此可见当时锡矿山的繁华。

冷水江市自然资源局总工程师曾国良说:“锡矿山这个地方,工业的矿产开发利用为我们国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它的长期开采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废水、废气、废渣,过去的锡矿山看起来是满目疮痍、触目惊心的。”

对环境欠的债总是要还的。2013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春风吹进了锡矿山这座饱受创伤的百年老矿。省政府“一号工程”湘江保护与治理,将锡矿山列入五大重点整治区域之一,娄底市滚动实施锡矿山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冷水江市成立锡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前线指挥部,治渣、治水、治气、生态修复,一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全面打响,让这个饱经风霜的老矿区重焕新机。
冷水江市自然资源局总工程师曾国良说道:“项目实施完成以后 效果非常良好,各方面的反响都非常好,现在我们的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已经获得了省自然资源厅颁发的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十大范例,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间,我们推动锡矿山地质文化镇的申报工作,现在已经作为湖南省首批也是唯一的一个锡矿山地质文化镇得以通过了。”

锡矿山综合治理,难度最大的是历史遗留的重金属废渣。为了“多还旧账”,锡矿山与中南大学、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组成研发团队,经过数年攻关,实现砷锑分离、砷碱分离、砷酸钠干燥三大关键技术突破,将危害最为严重的15万吨砷碱渣全部安全储存。但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以绿色为引领,不断创新,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其中,锡矿山闪星锑业公司就坚定地肩负起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在环境保护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停止过努力,近几年来,不仅砷碱渣实现了无害化处理,锑冶炼系统实现了冶炼烟气达标排放,脱硫渣实现了资源化利用,还完成了锑冶炼低空污染改造和鼓风炉布袋室的技术升级改造。

“从16年我们就先后对所有的工业进行了改造,包括我们冶炼设备,我们也进行了很多工业技术的优化,才能有取得现在的这个成效,现在我们的这个二氧化硫和粉尘浓度都达到了这个国家标准”,闪星锑业锑冶炼厂技术科科长范卫星说道。
每年春天,全市浩浩荡荡的植绿大军开进锡矿山,栽树种草,过去寸草不生的山头,脱下灰袍重披绿装。目前,锡矿山地区共完成造林4.5万余亩,矿山地区生态持续转好。如今的锡矿山,春有樱花满山坡,夏有玫瑰爱情海,秋有百亩茶花林、冬有冰雪赛北国。

冷水江市绿化委员办副主任刘辉感慨到:“通过这十年的精心工作,我们的植树造林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像我们现在所在的七星居委会,原先是一片荒山没有什么树,通过十年的造林和管护之后,现在已经绿树成荫了。我们身边的山清了、水绿了、鸟儿回来了,还有兔子和野猪也看到了,这就是我们植树造林的结果,是我们进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一个具体实践。”

绿色的回归,让矿区的生活环境极大改善,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油然而生。沿着主干道漫步,两侧是两三米高的大叶女贞、七里香灌木,还有红叶石楠和桂花树,让人流连忘返,尤其是几百亩连绵成片的碳汇草,成为人们竞相拍照、打卡的网红景点。
市自然资源局总工程师曾国良说道:“当地的老百姓对于锡矿山的面貌的改变,他们既感到欣喜,同时更感到震惊,尤其我们在山上面利用地质文化打造出来的万马奔腾、海枯石烂这些景点已经成为了网红打卡点,在微信朋友圈、抖音上面全部分享广泛,一些游客都是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在锡矿山上面载歌载舞。”

除了漫山遍野的诗意,锡矿山还有脚踏实地的坚定。对于土生土长的矿山居民段经腾来说,房前屋后的花和田间地头的菜,共同勾画出向往生活的模样。“以前的话,那个地里面蔬菜都种不出来,现在的话什么菜都能种出来了,像今年这个春季的话我家种了很多菜,做了辣椒、茄子、南瓜、白瓜、丝瓜什么的,全部都收获很好 ,大丰收!”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筑牢生态文明之基,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才能建设美丽冷水江,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如今,一批批从锡矿山走出去的人又返回这里安家,一批批游客从便捷的高速路前往这里观光,这座百年老矿又恢复了它往日的热闹。

在绿水青山的强势回归下,锡矿山璀璨的工矿红色文化散发出了更加迷人的光彩。青山绿水间,红色工矿旅游吸引一批批游客从全国各地涌来,他们沿着高速公路追寻锡矿山的工矿红色足迹,他们走进湖南省第一家企业展览馆——“锑文化”博物馆,领略世界领先的矿物提取工艺;走进“忆苦窿”观看全国唯一矿洞实景演出,感受旧社会矿工的辛酸生活;走进全国地质文化镇,感受3亿多年石林、古生物化石的神奇;走进红军长征纪念碑、走进革命烈士纪念碑,在英雄纪念碑下重温革命历史。
责编:杨雅婷
来源:冷水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