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湖南冷水江频道 社会新闻 冷水江市二中:“孟母三迁”迁出一流校园

冷水江市二中:“孟母三迁”迁出一流校园

2020-12-22 14:43:04 新湖南客户端

新湖南客户端12月22日讯(罗曦)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孟母一次又一次地搬家。冷水江市作为传统工业城市,随迁子女就读问题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学位压力。为了减少班额,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市二中三年搬了三次,也上演了一幕孟母三迁的故事。

走进市二中,花园式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井井有条的教学秩序……,你很难想象学校三年前的景象。

同期:市第二中学校长 宁靖华

整个中学有21个班级 小学当时有49个班级 当时整个有70个班级 小学全部是大班额 最多的人数达到了90人

市二中原来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连年增加的生源,给学校造成巨大压力。班额普遍超标,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不利影响。如何给学校“消肿”,在市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协调下,2018年学校将整个初中部迁移到市第六中学办学,班额也降至66人以内。2019年9月,市二中初中部再次大搬迁,整体搬迁至新建成的湾田学校,在解决学校大班额的同时,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观。

同期:市第二中学老师 杨倩倩

三年一年一个地方 最开始班上有将近70个人 现在班上只有50个孩子了 我们老师其实更轻松了

在化解大班额的过程中,冷水江市采取“标本兼治”的策略,在城区,优先安排城区学位建设资金,对中心城区超大班额现象严重的10余所学校进行重建或改扩建,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9570个。与此同时,冷水江市大力实施城乡联动,缩小城乡学校差距,有效地控制了农村生源的流失,从根本上缓解了城区“大班额”问题。

在铎山镇大坪学校,学生们正在进行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这所曾经停办了14年的村小,现在已经实现了蜕变,2019年9月重新建成后174名外出求学的学生回流。

同期:铎山镇大坪学校学生 谢瑾萱

这边很方便 特别近 有美术室 音乐室 还有电脑室

同期:铎山镇大坪学校校长 邹伯益

大坪村里的所有学生都回到了我们大坪村这个学校里面来了 因为我们学校建的比较漂亮

近几年,冷水江市先后改造21所农村薄弱学校,新建179套教师周转房,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稳住了农村生源,从源头上减少农村学生向城区集聚。同时,还全面启动了“城乡中小学联盟”工程,实行“教育教学管理一体化,教学互动一体化,资源共享一体化”,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据统计,2018年以来,冷水江市先后投入资金近5亿,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位25735个,409个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全面清零。

同期:市教育局局长 刘论文

通过化存量 控增量 固流量 提质量 使冷水江市中小学的大班额化解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全面清零 (接)下一步 我们准备加大 城区学校潜力的挖掘 进一步增加学位 能够使冷水江市大班额的成果得到有效的巩固


责编:杨雅婷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