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湖南冷水江频道 社会新闻 竹山村:修通致富路齐力奔小康

竹山村:修通致富路齐力奔小康

2020-09-07 16:41:43 新湖南客户端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苏成文 雷超

在冷水江市锡矿山街道竹山村,村民谢陆星每天早上9点准时来到农村淘宝站领取包裹,形形色色的网购货品,用摩托车在一个小时内就能全部派送完毕。“现在路修好了,包裹可以直接送到家,在网上购物的人越来越多了,光送快递这份活,就可以赚到六七百块钱一个月。”谢陆星开心地说。

谢陆星是土生土长的锡矿山街道竹山村人,凭借娴熟的摩托车技和热情周到的上门服务,成了乡村淘宝竹山村专职配送员。别以为谢陆星只是一个单纯的快递小哥,他“吃得苦、能干事”,看林护林、种田养鸡、开办鱼塘样样在行,家里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2019年全家收入更是高达10余万元。能有今天的好日子,他认为,完全搭帮竹泥公路的修通。

竹山村位于锡矿山高寒地区,是冷水江市有名的贫困村。村庄位置偏远,交通极为不便,一条狭窄的碎石路是唯一能开车进村的通道,遇上大雨、大雪,碎石路无法通行,群众只能步行翻山进村。

2014年“精准扶贫”的春风吹进了竹山村,这个偏远闭塞、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开始了它的“蝶变”之旅。市交通运输局工作队驻村帮扶6年来,共争取到3000多万元的资金,硬化了12.5公里的道路,基础设施、水、电也进行了相应完善。

道路一修通,以前阻碍竹山村发展的难题纷纷迎刃而解,村内几个农业合作社、生态农场很快得到发展壮大,来打工的贫困群众增加了,工资收入也水涨船高。如牛家托循环生态家庭农场,以前才几十亩的规模,自从竹泥公路修通后,现在发展到了三四百亩。“工资从以前的1000多元钱涨到了现在2000多元钱,随着基地越做越大,我们的日子也是越来越好,越来越红火。”农场员工谢进云说。

当前,竹山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修建了防护堤及主要农田灌溉水渠2000余米,高标准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都能产生4万元的集体收入,4个农业产业基地为378个贫困户提供委托帮扶,解决了贫困人口就业160余人。竹山村于2018年实现了脱贫摘帽,现在的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2万元。

责编:曾玉玺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