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村:高山上绽放致富希望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杨风 伍莲娇 余际林 易佳丽 雷超
冷水江市锡矿山街道樟木村地处偏远,海拔较高,2014年被纳入省级贫困村。自2015年市科工信局驻村帮扶以来,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成功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村民的生活节节高,共同致富奔小康。
“你们下午继续,再安排几个去搞茶籽树,统一到基地来,我来安排。”刘佑书是樟木村13组村民,在黄花山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除草、挖土工作,同时还负责调派劳动力。一到农忙时节,刘佑书的电话就响个不停。
在2017年以前,刘佑书还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父亲患癌症治疗花费了20余万元,债台高筑,不幸接踵而至,刘佑书在外务工受了伤,一家人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村里成立合作社后,刘佑书在合作社里入了股,并在基地务工,一年工资加上分红收入达2万余元。
刘佑书工作的黄花山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是樟木村大力发展的三个农业合作社之一,占地面积800余亩,种植有猕猴桃、油茶、西瓜,还喂有40余头猪、1800余只鸡。目前该合作社与126户贫困户签订了委托帮扶协议,贫困户都入股分红,每年合作社给贫困户分红达15万元。“他们做工就是农忙的时候50多人,农闲的时候最少也有20多人,他们的工资按天算80到90块钱一天。”黄花山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和平说道。
为了解决村民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市科工信局驻村帮扶工作队通过自己带货、微信群销售、电商销售等方式帮村民代销,几年来,累计代销农产品超过10万元。“我们帮扶工作队会组织我们全局的干部职工进行宣传并且发动亲朋好友帮他们销售农产品,包括他们的鸡、鸡蛋、西瓜、猕猴桃、圣女果,我们都帮助他们对外进行推销。”市科工信局驻樟木村帮扶工作队队员陈俊霞说。
自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樟木村累计发放产业发展奖补资金达56.3万元,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受益户7户21人,危房改造受益户104户21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谢建荣右手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缩,一家四口生活艰难。2017年12月,谢建荣一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进了100平方米的新房子。同时,帮扶工作队员采取“一户一策”的帮扶政策,帮助他种植粮食作物2.7亩,蔬菜0.7亩,并为他申请政府贴息贷款5万元发展养殖业。如今的谢建荣一家平均年收入1万元以上,成功脱贫。
除了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外,樟木村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累计投入1100余万元对全村的自来水管网进行重新铺设安装,实行99%以上的通组通户公路覆盖,完成农村电网、电信网络升级改造,建设光伏发电站等。
如今的樟木村,家家户户通上了干净平整的硬化公路,水龙头流淌着放心安全的自来水。这个坐落于山顶的村庄焕然一新,正大踏步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责编:龚雅丽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