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镇当时(三) 锡矿山街道:做好“三色”文章 走出多彩新路
新冷水江10月11日讯(朱俊峰 郭渺洋 吴凯)十年前,灰色曾是锡矿山的主色。党的十八大以来,锡矿山街道在擦亮“世界锑都”名片的同时,努力做好绿色生态环保、红色工矿旅游、蓝色新能源开发三篇文章,让资源枯竭的百年矿山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记者崔玉丰说道:“百年锡矿山,旧貌焕新颜。曾经这里还是一片岩石裸露,寸草不生的废弃矿山,现在却成为了娄底著名的网红旅游打卡地。‘十八大’报告里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冷水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项目正式启动,经过持续的综合治理,现在,目之所及,绿意盎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锡矿山街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从矿山整治、生态修复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锡矿山区域环境综合治理,锑采矿权从12家减少到1家,锑冶炼企业从91家减少到7家。近年来,锡矿山街道全力推进锡矿山复绿工程,通过两个“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植树造林24500余亩;通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让“世界锑都”脱下“灰袍”,重披“绿装”。2021年10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生态文明论坛上,锡矿山地区生态修复案例被列为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同年,锡矿山成功申报全国首批地质文化村(镇)。
锡矿山街道七里江社区居民段经腾说:“我是七里江土生土长的,在这里生活了将近六十年了,在十年前,我们这个地方,到处都是一些废渣和石头。从(20)14年、(20)15年那个时候开始,政府对我们锡矿山地区进行了环境治理,现在种了那么多的树,到处都是绿油油的。”
依托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结合锡矿山独特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一批矿山生态修复示范点和地质文化景观展现在大众面前。很难想象,曾经满目疮痍、坑洼破碎的废弃矿区,如今已成为了浪漫迷人的玫瑰爱情海,吸引周边游客纷至沓来。2022年“五一”长假期间,来这里赏花打卡的人流单日最高达到了2万余人。
游客陈女士说:“以前经常从这里路过,然后就是光秃秃的,全部是石头,看不到绿色的东西。现在你看嘛,山坡都长满了鲜花,好漂亮,我们都是特意来玩的,我们昨天玩了今天又来了。”
游客潘鸿说:“当远远看到矿山这个爱情海玫瑰园的时候呢,漫山遍野的花真的非常地好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锡矿山旅游景点的持续升温,周边村(居)的居民开始在旅游点贩卖商品,生态旅游发展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红利。
锡矿山街道七里江社区居民段经腾说:“像我们在家里,没什么事的这些妇女,都可以到那边去摆点小摊,卖点零食、水啊,孩子的玩具什么的,一个月还是有一些比较可观的收入,这个生活费就不用愁了。”
锡矿山街道办事处七里江居委会党支部副书记朱胜华说:“现在成为我们七里江锡矿山这片网红的打卡地,慢慢地看着我们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好,在外面打工的也愿意回来发展。”
以绿色为底,锡矿山街道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结合湖南省第一个工矿党支部诞生地旧址、红军长征驻扎遗址、120多年锑开采历史等文化资源优势,以打造全省第一个乡村党校培训基地为目标,串珠成链,聚链成群,红色工矿旅游再掀热潮,每年来锡矿山旅游的人数达50万人。
碉楼餐馆员工阳丹说:“近期的话,旅游业也发展得也比较好,我现在是在家门口也可以有收入,也可以兼顾到家里,不要外出打工了,我希望这里的生意可以一直这样好,我一直可以在这里工作不用在外奔波。”
记者崔玉丰说:“这里是锡矿山来峰村,冷水江海拔最高的山村,贫瘠的山头长不好瓜果,也长不好庄稼,一年前的来峰村村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些贫瘠的山头上,会长出一片片光伏发电面板。今年1月11号,娄底生态治理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在这里开工,时隔半年多,连片的光伏面板已经覆盖一座座山头,依托高海拔优益的光照资源,很快,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将从这里输送至千家万户。”
近年来,锡矿山街道注重做强锑品加工产业,整合锑产业资源,加快推进锑产业园建设。在擦亮“世界锑都”名片的同时,锡矿山街道还积极引进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绿色能源项目,探索“资源枯竭”转型发展的蓝色希望。目前,已累计完成风力发电项目土地流转264亩、光伏发项目土地流转5300亩,产生直接经济价值2100万,为当地百姓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
正在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以锡矿山区域重金属污染区治理为目的。项目建成后,能有效改善锡矿山生态环境,成为促进地方经济由资源枯竭型向绿色低碳型发展的示范样板。十年间,昔日的“老包袱”正逐渐转变为“新财富”,曾经的“开山人”已成为了“养山人”……随着锡矿山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的不断深化,一幅风光秀美的生态画卷正在湘中大地徐徐展开。
锡矿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阮劲松说:“我们着力做好绿色、红色、蓝色三篇文章,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唤醒了‘百年锑都’曾有的绿色盎然,通过大力发掘红色资源,推动锡矿山红色工矿旅游,激发了这片土地上孕育的红色底蕴,通过引进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绿色能源项目,探索了‘资源枯竭’转型发展的蓝色希望。”
责编:杨雅婷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