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信之力助力网络文明建设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新冷水江10月8日讯(通讯员 刘晨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网信事业已经成为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坚持从“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的政治高度,将网络文明建设作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加以统筹推进,取得了网络文明建设的明显成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把“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为一个重要专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入学习这本权威著作,要准确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学细悟,笃行实干,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要提高政治站位,持之以恒加强理论武装。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贺信中指出,要坚持发展和治理相统一、网上和网下相融合,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当责任,网络平台、社会组织、广大网民等要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加强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网络文明思想作为首要之责,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从中汲取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要坚持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中心环节,统筹内宣外宣、网上网下,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充分发挥网络文明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向上向善向好的舆论环境。
要把握核心要义,驰而不息培育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网络文化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向上向善的网络空间,已然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文化在极大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错误思潮、落后观念、低俗文化等内容,干扰网络秩序、污染社会风气。这就要求我们务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精准聚焦网络文明建设的工作目标和价值导向,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讲好冷水江故事,以健康向上文化塑造冷水江清朗网络空间。
要立足职能职责,大力推动网络文明建设。近年来,国际国内形势日趋复杂,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早在2013年,总书记在“8.19”讲话中就明确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要紧密联系冷水江宣传思想工作实际,密切关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针对党的二十大的杂音噪音,紧紧围绕迎接服务保障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突出务实管用举措,不断强化网上正面宣传、舆情调控管控、网络综合治理、网络安全保障、统筹推进信息化发展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夯实网络安全基础,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正确导向。要加大与公安、科工信等部门的联动,深入开展各种专项治理工作,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冷水江提供坚持有力的网络文明支撑和保障。
责编:康玉洁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