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建服务 党员要闻 弘扬民本情怀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心得体会

弘扬民本情怀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心得体会

2022-10-08 09:30:59 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刘业辉

新冷水江10月8日讯(通讯员 刘业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重要著作,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及共同富裕的深刻思考和实践总结。深入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弘扬民本情怀,凝心聚力奋进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思想自觉,筑牢政治根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充分展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我们要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所蕴含的创新理论上来,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主动从政治责任、政治要求和政治标准上对标对表,从中坚定政治方向、汲取政治营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我们要从更高站位、更高层次、更高标准上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后半篇”文章,找准当前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将核心要义和思想精髓真正贯彻到工作中、落实到岗位上、体现在行动上,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化为造福群众的务实举措。

二、弘扬民本情怀,强化使命担当“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总书记这句质朴话语就是谆谆教诲,为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准信圭臬,这是“一切为了人民”宗旨情怀的根本折射,值得每一名党员干部铭刻于心、孜孜追求。在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古往今来,顺应民情民意,才能赢得国家的长治久安。从全局看,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扑下身子听民声,真心实意解民忧,千方百计惠民生,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当好群众的贴心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积极履职尽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国理政》第四卷有多篇文章具体研究和部署推动共同富裕。其中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我们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聚焦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全面落实“四个不摘”,健全防止返贫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在过渡期内坚决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真正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坚持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制度,并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不断加以完善。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

责编:康玉洁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