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建服务 党员要闻 深入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心得体会

深入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心得体会

2022-09-30 11:13:03 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李昀

新冷水江9月26日讯(通讯员 李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4个专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收录了2020年4月—2022年1月间的5篇文章,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及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世界的新思考。

一、新体系,加快五大体系建设以构建完整的生态文明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不但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而且还创新地提出了其主要构成。即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这五大体系既有思想基础、价值追求,又有目标责任、制度保障,从而确保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内容充实、落到实处。他特别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他将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放在首位加以强调,凸显了对其引领作用的高度重视。

二、新目标,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宏伟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间表和近期、中期目标。第一步: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一起全面得到提升,全面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成美丽中国。

这两个重要时间节点的确定,既描绘了宏伟蓝图,又使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倒计时。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实在在的具体指标。比如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比如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比如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这些接地气的、充满人文关怀的表述,是他执政为民、务实作风的最好呈现。

三、新任务,多项具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务必抓铁有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的任务。一是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这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二是要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未雨绸缪,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三是要提高环境治理水平。积极组织开展重大项目科技攻关,对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对策性研究,用科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四是全面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以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四、新要求,党政领导是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

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政干部提出了严格要求,明确“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必须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这就从执行层面上落实了领导干部责任制。其关键在于,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的绿色评价体系。对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终身追责,从而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广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从根本上杜绝为追求GDP的政绩工程而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他特别明确提出,“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并为这支队伍提出了“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具体要求,力求使方兴未艾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坚实的队伍保障。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切感受其中蕴含的充满创新智慧的生态思想,使我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方向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思想更加统一、行动更加自觉。我们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责编:杨雅婷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