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思想“坐标系”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心得体会
新冷水江9月26日讯(通讯员 廖文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指示、贺信等109片,共有21个专题,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成为我国继续奋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思想“坐标系”。
在把握历史主动中找准时代坐标。“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开篇一章。2020年至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三年,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风险挑战与下行压力并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以“踏平坎坷成正道”的勇气与担当,始终把握历史主动,推动自我革命,带领党和人民应变局、开新局,实现了许多难以想象的新突破。“民法典”的施行让法治国家建设迈出新步伐、问天与梦天实验舱的成功发射推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新突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赋予首都北京新名片。实践告诉我们,惟有鉴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才能保持“我自岿然不动”的战略定力,始终坚持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坚持两个确立中找准政治坐标。力量够不够,关键看核心强不强。通过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我们才找准了走好中国之路、实现中国之治、领悟中国之理的政治坐标。想要做好中国自己的事,就必须要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东西部、城市农村之间的发展仍然存在差距,但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是共同富裕,是带领人民一起迈进社会主义新征程。百年历史带给我们的经验启示是:惟有核心坚定、思想统一,在发展建设中旗帜鲜明讲政治,才能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合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在心怀”国之大者”中找准奋进坐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让人民幸福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回顾总书记的考察足迹,在辽宁,来到社区关心“一老一幼”的工作;在新疆,去到维吾尔族居民阿不来提·吐尔迅家中拉家常;在陕西,临时下车同正在劳作的老乡拉家常,最关心的是人民、最在乎的是群众,最密切的是党和人民的心。人民情怀是共产党人最深沉的情感,是不能斩断的血脉连接。从浙江嘉兴的小小红船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巍峨巨轮,从南海边上的一个圈到繁荣活跃的大湾区,青春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迈进新时代。这十年,脱贫攻坚的成果书写在黄土地上;下个十年,乡村振兴的未来描绘在宏伟蓝图当中。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习近平论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出版是时代所需、人民所愿、干部所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最新思想,把握党中央的最新政治动态,有助于找准“坐标系”,做好“排头兵”,确保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作出新贡献!
责编:杨雅婷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