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心得体会
新冷水江9月26日讯(通讯员 李崇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这一重大理念提供了权威教材。奉法者强则国强。谱写全面依法治国新篇章必须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
一、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是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被长期发展实践反复证明的科学结论。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时刻将政治意识印记在脑海里,融入于血脉中,见之到行动上,要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使全党同志思想认识更加统一。
二、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
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的目的。要不断涵养为民初心、厚植为民情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巩固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站在推动改革发展的最前沿、攻坚克难的第一线、服务人民的第一站,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新时代司法行政系统工作者,要深刻领悟把握新时代党和人民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新要求新期盼,努力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培养战略思维,讲求策略和工作方法,凡事稳字当头,注重统筹兼顾。
三、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突出思想政治建设,夯实队伍建设。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继续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坚持刀刃向内,清除沉疴积弊,坚持问题导向,不护短、不遮丑、不讳疾忌医,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锻造讲政治、讲责任、讲规矩、讲担当的高素质司法行政队伍。
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提升法律服务。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纵深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积极推进第九批“湖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丰富村(社区)法治元素;加强文件审核管理,推进和落实法律顾问审查制度;按程序办理行政复议与应诉案件;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狠抓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大力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纵深发展,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机制;加强对法律服务行业的监管;大力开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扩大覆盖面。
三是全面深化社会治理,抓安全稳定大局。一方面,擦亮社区矫正工作这块“金字招牌”,在成功创建部级“智慧矫正”中心的前提下,坚持改革创新,探索“党建+社区矫正”新模式,狠抓重点人员管控,着力提高安置帮教水平,攀登“智慧社矫”新高地。另一方面,大力推进“锑都快调”机制建设,探索建立“锑都快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按“试点完善,总结推广”建设模式持续推进。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要提高全面依法治国能力和水平。要坚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今后工作的总舵,忠诚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以过硬作风着力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以扎实举措着力抓好当前重点工作,奋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责编:康玉洁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