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服务 乡镇 人勤春来早 | 渣渡镇杨新村:小小大头菜 致富“金疙瘩”

人勤春来早 | 渣渡镇杨新村:小小大头菜 致富“金疙瘩”

2022-03-15 17:48:14 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 钟鼎文 熊敏

​新冷水江3月15日讯(钟鼎文 熊敏)阳春三月,桃红柳绿,渣渡镇杨新村的200多亩大头菜迎来大丰收。一颗颗绿油油的蔬菜,饱含着村民的心血汗水,包裹着村民的美好期待,成为了一个个稳定增收的“金疙瘩”。

上午9点,渣渡镇杨新村的菜田里,数十位村民正头戴斗笠,身着农服,忙着采摘大头菜。一畦畦绿油油的大头菜,在大家的分工合作下,被采摘、装车,不一会,就摘完了一大片。采摘队伍中,除了当地农户,还有赶来帮忙的乡镇干部,绿意盎然的田垄上,一片“志愿红”尤其亮眼。

渣渡镇党委副书记杨俊新说:“这几天天气比较好,正好是采摘的好时机,如果说不利用这几天把这个大头菜及时采摘的话,就会影响这种菜的品质和口感,加上我们村的青壮劳动力比较缺乏,所以我们及时组织我们镇上的年轻干部来帮助我们农户一起采摘。”

大头菜是是芥菜的一个变种,也是腌制盐菜、黄菜的最佳原料。2021年,杨新村平整了村上的200多亩抛荒地,吸引有意向的村民加入蔬菜种植队伍。同时,与泗元农场合作,免费为村民提供种苗、肥料和技术指导。眼下,大头菜如期丰收,泗元农场又以0.8元每斤的价格集中收购,亩产1500斤的大头菜真正实现了“产销两旺”;村民们无需成本,不愁销路,收入更是节节攀升。

渣渡镇杨新村村民陈友文说:“我们原来这个地方山都荒芜了,去年我们村支两委和我们姜代表带领我们,鼓励我们利用自己的自然资源,那个山、那个地种起来不要荒废,让我们这些在外面不能务工的人,自己在家就能务工,自己就可以赚钱。”

一颗小小的“大头菜”,真的有怎么大的效益吗?今年57岁的陈友文用数字打消了我们的疑惑。陈友文栽种了20多亩大头菜,从去年12月种下,到今年3月初丰收,短短3个月的时间,他就增加了10000多元收入。干劲十足的他告诉记者,接下来,他还准备栽种红薯、玉米等农作物,增加家庭收入。

渣渡镇杨新村村民陈友文说:“我们都在自己家门口,维持自己的生计是绰绰有余的。”

一年四季,种植不断,收入就不会断。丰收过后,村民们还可以到泗元农场的农产品加工厂参与大头菜的深加工,经过削皮、洗、烫、揉、腌等工序,将大头菜加工成风味独特的盐菜和黄菜。按日记工的方式,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务工。对大家来说,大头菜产业,不仅承载了他们对生活的期待与憧憬,也成为了他们实现稳定增收的“最佳搭档”。

责编:杨雅婷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