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年味·牛全席:才下舌尖 又上心间
新冷水江1月20日讯(熊敏 钟鼎文 见习 朱俊峰)说到舌尖上的年味,咱们冷水江人最先想到的就是牛全席。在铎山这个久负盛名的“牛席之乡”,每到过年,总少不了一桌风味独特的牛席宴。它不仅是拉近游子与家乡距离的“味觉媒介”,更是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加速特色小城镇产业建设的“金字招牌”。
临近春节,在外拼搏一年的人们陆续回到家乡。对铎山的返乡游子来说,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家人一起品味一桌想念已久的牛全席。正是午餐时间,“花桥铺里”的后厨炊金馔玉,刮锅有声。一道金牌牛掌,选用上好的湘西黄牛掌,通过火燎去净毛茬,刮洗干净,沿一侧皮肉纵向划刀,刀深见骨,方便牛掌入味。随后,将牛掌投入特制的卤水中,经过20多味卤料、四五个小时的卤煮浸泡,牛掌皮酥肉烂,香味四溢,上桌前,厨师热锅烧油,加姜蒜、辣椒炒出香味,再浇上一勺高汤蘸水,沿牛掌淋遍全身,撒上翠绿的葱段,牛掌的卤香融合蘸水的油香,瞬间让人垂涎三尺。
食客谭建中说道:“这个牛席味道确实好,是家乡的味道。”
食客孙婧说道:“因为这种东西在外面我们是吃不到的,吃到嘴的这种感觉就让人想到小时候那些有趣的事情。”
如果说,金牌牛掌是“实力硬菜”,那么,三合汤就是牛全席菜品中的“人气爆款”。嫩厚的牛肚切条,新鲜的牛肉切片,细嫩的熟牛血切块。经过厨师一通娴熟利落的操作,一道色彩斑斓、酸辣开胃的三合汤就做好了。牛席菜品丰富,随着一道道牛味上桌,在外辛苦一年的人们也卸下疲惫,在举杯欢乐中重拾家乡美味,静享团聚时光。
食客谭建中说道:“我们长期在外面,今年我在家的时间比较多一点,我几乎每个月都来一次,每个月都在这里吃。”
食客孙婧说道:“因为长期在外面,然后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想着还是先来回味一下家乡的味道,然后带着家人一起过来享受一下这种天伦之乐。”
对在外的铎山人来说,牛全席是拉近他们与家乡距离的“味觉媒介”,而对花桥本地人而言,牛全席就是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加速特色小城镇产业建设的一块“金字招牌”。花桥牛席由来已久,当地自南宋时就有杀牛的习俗。近几年,当地村民开始从煤炭等“黑色经济”中解脱出来,大力发展“牛经济”。2021年11月22日,花桥村负责人苏慧明在牛席一条街上以村集体经济入股的形式开起了这家“花桥铺里”,通过美食为引、文化赋能、宣传带动的方式,让牛全席成为更多外乡人的味觉记忆,让牛产业成为更多本地人的活水之源。
铎山镇花桥村党总支书记、主任苏慧明说道:“目前,我们花桥牛席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下一步,我们将乘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全力打造“牛韵小镇”。以花桥铺里行业标杆建设为切入点,带动全村经济再上新台阶,让“牛文化”赋能“牛产业”,“牛产业”带活“牛经济”,推动“花桥牛席”这块金字招牌响彻全国,大放异彩。”
责编:康玉洁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