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服务 文化信息 当年你上战场杀敌,如今我来陪伴你——湖南泸溪有个关爱抗战老兵志愿队

当年你上战场杀敌,如今我来陪伴你——湖南泸溪有个关爱抗战老兵志愿队

2021-12-13 11:12:43 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南频道

“那是1943年11月,在湖南常德石门县,当时炸弹飞来,我与另外两名战友叠在一起,他被压在中间。在他身上的那名战友,眼睛被炸瞎。我们三人也是我们全连100多人唯一幸存的。”时至今日,陈洪刚还能一字一句地复述出一位抗战老兵多年前说的话。

老人的记忆里,常德会战十分惨烈。“上一秒钟还看着战友在身边英勇作战,下一秒钟战友就可能牺牲了。”对陈洪刚而言,由战争亲历者口述的历史,不是教科书上印刷的那些冷冰冰的数字所不能比拟的。

“六十年前,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勇猛杀敌,现在他们老了,谁都会去帮一把。”

2014年陈洪刚开始做公益,就和这群抗战老兵结下了缘。八年来,他陪着老兵们慢慢老去,直至生命中最后一程。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公益活动

陈洪刚是一名退役军人,现在湖南省泸溪县财政局工作,今年36岁。尽管有过从军经历,但真正投入到寻访抗战老兵行动中,却是出于机缘巧合。

2014年,他参加了一个车友会。车友会每年都组织车友做公益活动,主要是帮助乡村的留守儿童。有次他去了解乡村留守儿童情况时,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跟他提起泸溪县还有三位健在的抗战老兵,平均年纪都有90多岁了。

讲者无意,听者有心。陈洪刚在广西服役时,参加过当地公安部门组织的缉毒行动。不少贩毒者手上就有手枪,有次子弹就从他的左胸口旁穿过,而且在一次行动中就有两名战友牺牲。经历过生死的他,开始关注这个特殊的群体。

杨志国,是他接触的第一个抗战老兵。2014年8月1日,陈洪刚和志愿者第一次去看望他。拄着拐棍,让身高不就不高的他显得更加瘦弱。

“如果不是他说起,谁也想不到他曾经是战场上的一名战士。”

这一幕,给陈洪刚带来了巨大震撼,“看到当年奋勇杀敌的将士现在老了,谁都会去帮一把。”

“小陈,你们明年又来啊。”2020年春节前,陈洪刚去看望杨志国老人时,老人送别时依依不舍。但谁知,这竟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当年7月,老人就去世了。

抗战老兵是一个人数不会增长的群体,他们的平均年龄超过90岁。陈洪刚说,关爱抗战老兵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一场容不得我们去喘息放松、慢条斯理去做的公益活动……

从此,陈洪刚开始了在乡村的辗转探访。从2014年到2015年,陈洪刚是同俱乐部车友固定在八一建军节和春节前两个时间段,一同看望抗战老兵。由于俱乐部的一些变故,2016年,陈洪刚组织成立了“关爱泸溪县抗战老兵公益活动”。即使一个人奔波,他更希望更多的人理解他正在做的事,并希望得到人们的帮助。

当作亲人一般照顾

抗战老兵李学云,患有心脏病、糖尿病等众多慢性病,每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医院住院治疗。

李学云所在的病房,正是陈洪刚爱人工作的科室,也是他陪护最多的一位抗战老兵。老人身体不好,但只要陈洪刚过来看望他,他就能从脚步声第一时间听出来。

“老人一下子就从床上爬起来了,看到我们来眼睛好似有光一般,他是很欢喜我们的。”聊曾经的戎马生涯,聊家长里短,拿出珍藏多年的奖章叙述背后的故事,老人把陈洪刚当做比亲人还亲的人对待。

2019年,老人已在弥留之际,看到陈洪刚来了,仍竭力想爬起来。陈洪刚赶快上前握住老人的手,伏在他耳旁大声地说,“爷爷我们来了,爷爷您是英雄!”

老人听到后,眉头便舒展开来。没过多久时间,老人便溘然长逝了。

说这些话时,陈洪刚也动了情,“和他们在一起时,我们需要忘记自己是什么人,把老人们当成亲人、当成自己的爷爷来照顾。”

陈洪刚说,很多不了解的人都以为,志愿者们与老兵接触,谈论的都是那些听起来荡气回肠、充满着英雄战火的故事,而实际上,他们做的事大多比较枯燥,需要极大耐心。

“老人家年纪大了,说的话不过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就算听过几十遍,也得饶有兴趣地听下去,哄老人们开心;有的老人病痛缠身,有异味,我们也要帮忙照顾。”陈洪刚说。

被误会依旧不改初衷

走访过程中,部分老人生活艰辛。他便在网上发起了为抗战老兵募捐的活动,“在媒体的聚光灯熄灭之后,其实需要我们用自己的良知,来点燃抚慰这些老兵的黯然心灯。”

这8年来,陈洪刚一共收到爱心款6.8万元以及一些生活物资,他把所有的善款和物资都送到抗战老兵手上。

虽然他把第一时间账目公布在网上,但也时常听到一些不理解的人议论,说他搞这个活动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陈洪刚不想争辩,只是在朋友圈留言说,啥都不图,只是认定的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坚持做下去。

2018年7月31日,陈洪刚爱人怀二胎由于身体不舒服,预约8月1日去湘西州人民医院做检查。“不行啊,每年的8月1日建军节我都要去看望抗战老兵,走不开。”有时碰上这样的冲突,家人尤其不理解,是最让陈洪刚头痛的。

但是一路走来,很多志愿者都为陈洪刚增添了动力。“友哥”“胖子”“水平”“树荫下的青蛙”“峰子”“远路的云”“平常心”,说起爱心人士的名字,他一口气能念出一大堆,大家只愿意默默付出,都以网名相称。很多网友都是在参与一次活动后,就一直坚持了下来。

出生于1923年的符隆乾老人,18岁入伍,1943年被编入抗战部队某团炮兵连,成为一名弹药手,驻扎于长沙岳麓山。同年11月,他参加了常德会战,在华容、常德、南县、石门作战一个多月,历经九死一生。

2015年9月,符隆乾老人受邀参加了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也是湘西州赴京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唯一老兵代表。

虽然年纪大了,但老人头脑却很清醒。每次志愿者临走,他都要拄着拐杖送到门口,身体微微绷直,对着大家敬一个标准的军礼,“感谢你们!”

山河依旧,岁月常新。2021年6月6日,符隆乾老人作为泸溪县最后一名抗战老兵去世。陈洪刚和另外三名志愿者,去参加了他的葬礼。

陈洪刚的微信名是“最初的梦想”,他说,这些老兵有着火热的青春,但也抵不过岁月的摧残,而关注抗战老兵,就是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壮丽的往事,历史不会忘记,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责编:周晓明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南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