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电信诈骗出新花样 多人遭遇诈骗陷阱
新冷水江11月11日讯(熊敏 钟鼎文)近两年,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继短信、电话、QQ之后,微信又成为了“新骗场”。这一次,骗子又是怎样步步为营,诱使见多识广的“老江湖”放松警惕,一点点“入套”的呢?来看记者的调查。
10月29日,金竹山镇的赵先生收到一条微信好友添加申请,对方自称是镇上的某位领导,手上有个帮扶项目想约赵先生第二天上午去他办公室面谈。赵先生做生意多年,与这位领导也曾有过公事上的往来,看到对方一开口就喊出了自己的名字,头像也确是本人无误,赵先生便通过了申请。添加没多久,“领导”发来微信,说有市领导在现场,要改天再约时间,并请赵先生帮忙“出借”银行账号做中转,为另一位领导转一笔钱出去。随即发来一张8万元的打款回执单。赵先生将信将疑,但在打款没到账前,他留了个心眼。因为早前就听说这位领导要调动岗位,赵先生试探着向对方询问。
“我说李书记(领导)你不是已经调走了,调到上面去了吗?怎么还在镇上主持工作呢?他说因为现在还没搞选举,现在还在镇里面。”
因为赵先生迟迟不转款,对方一遍遍催得更加焦急。听到赵先生推说手上没有足够现金时,“领导”提出,可以先转3万,并反复承诺款项会在24小时后到账。出于对领导的信任,赵先生最终同意转账。
赵先生(化名)说:“我想这个无所谓啦,连这一点起码的信任都没有吗?我后来找到我媳妇,要了3万块钱。书记叫你这一点小忙都做不了,到时候我找他办点事,他不给我办,那就麻烦了。”
因为不会操作手机银行,赵先生在“领导”的提示下,来到就近的市农商行金竹山支行柜台转账,在填写资料时,被细心的银行员工及时识破了骗术。就在赵先生被骗未遂后的第三天,赵先生的朋友也收到了类似消息。
“我那个朋友发来信息给我,也是以扶持项目的名义,也是同一个人,一样的骗我朋友,但我朋友不在家”赵先生(化名)说道。
从赵先生的遭遇不难看出,骗子花样频出,利用群众对领导的信任和敬畏,通过添加微信拉近距离。然后,利用个别人对领导有所求的攀附心理和领导相识的虚荣心理,一步步引诱大家迷失在“领导”的光环里。针对上述情况,市农商行金竹山支行加强防诈预警,制定了一系列防诈措施,成功挽回群众经济损失20余万元。
与赵先生一样,11月1日,金竹山镇居民钱先生也收到了“领导”的盛情邀请,同样的剧情再次上演。
钱先生(化名)说:“我当时也怀疑了,我说这个怎么是24小时到账呢,不是即时到账呢,他说没关系,等一下会来的。反正会还给我的,就是这个想法,根本就没有往深处想了。”
出于对“领导”的盲目信任,钱先生来到银行柜台转账。10万元的跨省转账,马上就引起了银行委派会计谢莉的注意,让骗子没有得逞。
市农商行金竹山支行委派会计谢莉说道:“首先就是那个书记(领导)当时已经调走将近三四个月了,其二转账的账户不是他本人的账户,是湖南省省外的账户,其次他转账的资金比较大,所以我们是多(方)核实。”
套取微信信息,利用领导身份,以谈项目为由,临时变卦求帮忙,求转账。这样的“新套路”在今年5月,就曾成功让一位金竹山居民“上套”。目前,市农商行金竹山支行加强了防电信诈骗相关培训,定期在网点大堂展示防电信诈骗宣传折页、宣传海报和宣传视频,向来网点办理业务的客户普及防电信诈骗知识。在为客户办理业务的过程中也会不断提醒客户要遵循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的“三不一多”原则,努力帮助客户防范电信诈骗,避免资金损失。截至目前,银行已成功帮助市民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
市农商行金竹山支行行长王云界说道:“针对目前这种冒充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进行网络诈骗的这种情况,我给各位客户朋友的建议就是不要轻易相信这种诈骗手段。他们这种手段其实是很简单很粗暴的,最终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就是让你给他汇款转账。”
责编:杨雅婷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