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华银金竹山发电公司打通“疆煤入湘”铁水联运新通道
新冷水江9月5日讯(通讯员 金轩)9月5日7时05分,一列满载新疆煤炭的铁水联运专列缓缓驶入大唐华银金竹山发电公司铁运企业站,顺利完成从新疆到湖南发电企业的首次“铁-水-铁”联运旅程。该列煤从新疆出发,经铁路运输到重庆港口,转而经长江“黄金水道”运输到长沙新港码头,在港口完成换装后再经码头专用线发车,最后经火车运输抵达公司。此举标志着“疆煤入湘”铁水联运通道正式贯通,是该公司电煤运输模式又一创新突破,为湖南能源保供开辟全新路径。
长期以来,受地理区位限制,该公司外省电煤运输长期依赖火车且处于铁路运输的末端,燃料成本居高不下。为此,该公司积极探索“水-汽”联运模式,在汽运成本压降、运输衔接顺畅等方面取得成效的同时,勇于开拓创新,持续探索燃料运输多联运输通道,想方设法拓宽电煤采购渠道,降低运输成本,着力打造更高效、可靠的运输模式。
此次“铁-水-铁”联运新通道的成功打通,是该公司在“水-汽”联运模式基础上的又一创新之举。该公司各级人员主动出击,密切配合,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港口等多方协同联动,深入研讨交流,精准对接运输需求与运力资源。同时,反复优化运输方案,从铁路运输的调度衔接,到水路运输的船舶安排,再到铁路接运的流程把控,每个环节精心谋划、反复调试。此外,加强与铁路部门的沟通联系,充分利用其铁路运输运能大、成本低、安全性能高的核心优势,高效衔接水运干线,构建起跨区域能源运输新链路。
这一创新通道的开通,为该公司带来诸多显著利好。一方面,极大拓宽了燃料采购范围,将以往主要集中在晋东南的传统采购区域,拓展至沿海内河各个港口,为燃料稳定供应提供了更广阔的资源保障,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燃料采购结构,提升采购的灵活性与可靠性。另一方面,有效压降了电煤运输成本,此前从新疆采购煤炭,高额的运费是制约因素,“铁-水-铁”多式联运模式中,水运环节的加入,充分发挥了水运成本低、运量大的优势,大幅提升运能利用率,降低整体运输成本,为企业降本增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铁-水-铁”联运新通道的成功开通,是金电公司积极践行大唐集团公司创新发展理念,主动突破运输瓶颈的生动实践。下阶段,该公司将持续深耕电煤运输模式创新,不断优化“通江达海”能力,全力为能源保供保驾护航。
责编:扶雄芳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