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湖南冷水江频道 社会新闻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冷水江:重走抗战古道 聆听烽火证言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冷水江:重走抗战古道 聆听烽火证言

2025-08-11 19:18:21 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曹丹 曹富蓉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1日讯(通讯员 曹丹 曹富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冷水江市三尖镇光明村的莽莽群山中,一条5公里长的茶马古道静卧山间。80年前,这里曾爆发了惨烈的粽子岭战役。今天,让我们一同重走这段浸透鲜血的抗战古道,聆听深藏在断壁残垣中的烽火证言。

三尖镇光明村原党总支部书记刘海军说:“这就是当年的抗战古道,也是原来古时候通往新化的⼀条茶⻢古道,是⼀条必经之路。当年抗⽇战争的时候,这就是那条战争⼤道,⽇本军就是从这⾥打上去的。”

1945年4月,为夺取芷江机场、威胁重庆,日军发动“湘西战役”。其重广支队6000余人如毒蛇出洞,自邵阳扑向新化洋溪,意图跨越雪峰天险。新化,成为拱卫芷江的东北门户。我军迅速集结三万将士,决心将敌军阻击于雪峰山以东。

三尖镇光明村原党总支部书记刘海军说:“到4⽉17⽇,⽇本兵正式打到这⾥了,当时候我⽅军队派出了7名狙击⼿,就在这个茶亭的这个地⽅,阻止⽇军往前进。当时7名狙击⼿在这⾥打死了⽇军两匹战马和两名指挥官,据说其中有⼀名校佐。”

据《新化县志》记载,七十七师231团将士依托青峰亭险要,在此顽强阻击日军。日军遭遇当头棒喝,恼羞成怒,调集迫击炮、重机枪甚至飞机疯狂轰炸扫射。激战一昼夜,双方战死两百余人,烈士遗骸被乡亲含泪掩埋在半山亭至气可亭之间。

三尖镇光明村原党总支部书记刘海军说:“这个亭子叫做气可亭,也是粽子岭战役中的一个亭子,它这里打的很激烈,那个是用大炮打的,还有很多的子弹痕迹,用机枪扫射的。老百姓后来也没有来修复它,因为他们也要记住这段历史。”

沿着这条洒满英烈鲜血的古道向上,就来到了当年战斗最为惨烈的核心战场——半山亭。在这里,敌我双方曾鏖战整整24小时。

三尖镇光明村原党总支部书记刘海军说:“⽇本把这个据点⼀直攻不下,他们⽇本的⼀⽀⽀援部队在下⾯抓到了⼀个砍柴的樵夫,让他带路,从下⾯⼭冲⾥⾯把那⽀部队带上来,把我们的部队进⾏了夹击。这里原来是一个草坪,在那次战争中间,就在这里,我们地下的一些武装组织、民间自卫队与国民党的一些战士,在这里和日本兵展开了一场肉搏,在这里打死很多人。” 

尽管力量悬殊,日军最终凭借增援和火力优势撕开防线,经此向洋溪方向进犯。然而,我军在洋溪布下天罗地网,最终将这支凶残的131联队主力全数歼灭。光明村这5公里古道,成为日军走向覆灭的重要一环。

三尖镇光明村原党总支部书记刘海军说:“你看这幅对联,‘一座雄关镇日寇 十里桃花笑春风’,在这场战争中间,我们有很多的青壮年,都是后来跟随部队去抗日去了,有的至今没有回来。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回来了,我爷爷在抗战胜利后,他就回来了,还有我的叔爷爷,就没有回来了,不知死在哪里了。”

“一座浴血雄关,十里灼灼桃花”。青峰亭上这副新刻的对联,正是光明村人民对历史的深刻铭记。牺牲与新生,苦难与辉煌,在此刻交融。

三尖镇光明村原党总支部书记刘海军说:“我爷爷很铭记这个,我爸爸妈妈都饱受这场战争的痛苦,他们把这个故事⼀直讲给我们听。所以说对于这段历史,现在还有⼀些年轻⼈知道这些历史,都是⽼一辈传下来的。”

从气可亭的断壁残垣,到青峰亭的复修重建,再到漫山遍野的桃林,这条5公里长的抗战古道,无声诉说着牺牲的惨烈,也见证着和平的珍贵与复兴的生机。它提醒我们:和平,是无数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最珍贵礼物。历史不容遗忘,吾辈更当自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责编:周晓明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