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湖南冷水江频道 社会新闻 让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成为最鲜活的民生答卷

让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成为最鲜活的民生答卷

2025-07-29 16:13:38 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李志勇 胡景明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9日讯(通讯员 李志勇 胡景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话语,为新时代改革指明了价值航向。作为年轻干部,我们既要当改革方案的执行者,更要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改革成果真正化作百姓脸上的笑容、心中的暖意、脚下的底气。

政策落地生根,让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改革不能停留在文件里、会议中,必须转化为百姓身边可触可感的变化。改革举措的“最后一公里”是否畅通,直接检验着改革成效。年轻干部要当好政策“翻译官”,把宏观战略转化为具体服务,用“钉钉子”精神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改革措施精准落地,确保各项政策能够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政策带来的福利。

民生保障精准化,让幸福感可触可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不同群体对幸福的感知存在差异,改革必须靶向施策、精准滴灌,才能惠及更多群众。要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不断完善相应的保障体系与服务机制,关注各类群体的生活需求与尊严保障,让每个群体都能共享发展阳光。这些改革细节中的温度,正是幸福感的具象化表达。保障民生没有终点和起点,只有一件接着一件干,一年接着一年干。年轻干部当以“绣花功夫”织密民生保障网,让幸福触手可及。

勇于担当作为,让安全感更坚实稳固。“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全感是人民群众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对生活安稳、权益有靠、未来可托的深切期盼。这份安全感的筑牢,离不开干部的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年轻干部作为改革攻坚的生力军,更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把“群众呼声”当作“行动指令”,主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在矛盾化解、权益保障等工作中靠前一步、主动作为。

责编:周晓明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