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双亮双比双争”先锋聚力行动③铎山镇龙潭村:党员亮技能 修补暖民心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11日讯(通讯员 伍莲姣 陈诗雨〔实习〕)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冷水江市铎山镇龙潭村,看看基层党员如何用一技之长兑现为民服务的承诺。
主持人陈诗雨:“一把螺丝刀,修的是电器,连的是民心,一支电笔,测的是线路,通的是党情。这里就是正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龙潭村。”
自龙潭村开展“承诺践诺”行动以来,会维修的李鸿主动认领了服务岗。无论是村民家中的电饭煲突然罢工,还是电风扇突然停摆,只要一个电话,李鸿总是随叫随到;村委安防监控发生故障时,他又化身“技术顾问”。一把螺丝刀、一支电笔,成为他践行党员初心的“特殊党徽”。
村民李解秀说:“我们村干部很可以的,做什么事都蛮负责,修电视机也好,电风扇也好,打个电话就来了。”
在龙潭村,像李鸿这样的“技能先锋”并非个例。在扎实推进 “开门教育”中,铎山镇每名党员干部承诺为群众办2到3件实事,切实解决民生难题,转变工作作风。该村党组织还建立了“需求清单-技能匹配-上门服务”机制,组织有专长的党员成立技能服务队。今年以来,累计解决电器维修、网络调试等民生“微实事”上百件。
铎山镇龙潭村党总支书记谢文凡说:“党员承诺践诺,不是嘴上拿着说说,得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群众有了依靠,党组织的凝聚力自然就强了。”
小工具解决大烦恼,微服务传递大情怀。在龙潭村,党员技能服务队的身影已成为田间地头的红色风景线。他们用沾满油污的双手兑现着“有困难找党员”的承诺,让“我为群众办实事”在叮当作响的维修声中落地生花。
铎山镇党委委员潘璐璐说:“我们推行技能型党员亮身份的机制,鼓励像李鸿这样的党员,将专业课程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资源,群众需要什么,党员就奉献什么,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初心践行。”
责编:周晓明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