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筑梦 共赴美好生活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20日讯(通讯员 罗曦 熊敏)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2024年,冷水江市委、市政府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将“民生可感行动”贯穿全年,用扎实举措托举起千家万户的幸福梦想。从健康守护到就业帮扶,从无障碍改造到老年关怀,每一件实事都烙印着世界锑都最质朴的温度。
健康,是幸福最坚实的基石。这一年,冷水江为14890名妇女筑起健康屏障——“两癌”免费筛查覆盖率达123.1%,177个家庭因早发现、早治疗重燃希望。在铎山镇龙潭村,村民谭明生的命运因筛查而逆转。
铎山镇龙潭村妇联主任李甲弟说:“现在她恢复很好,看了她的结果都是阴性了,她也高兴,我们也高兴。”
从统一筛查到精准治疗,冷水江市妇联和卫健部门的全程守护,让“早发现、早治疗”成为全民共识。当健康得到守护,生活的尊严更需要被照亮。禾青镇双星村90岁的段绍旺老人,告别了摸黑如厕的艰难,崭新的模块化卫生间让他重拾自理生活的信心;沙塘湾街道俩塘社区的周妮,轻推着坡道护栏,第一次独自走向了外面的世界。
禾青镇双星村村民段绍旺说:“多亏国家干部关心我,到厕所去有栏杆(扶),上面有棚子,又淋不到雨。”
沙塘湾街道俩塘社区居民周妮说:“以前要走楼梯出门,没有人在家里的话,我根本就出不了门,现在我可以拄着拐杖出去看一看,很自由。”
这一年,全市238户残疾人家庭的生活因无障碍改造而改变,“模块化功能间”经验在全省推广。300万元投入让“无碍之城”的承诺,在细节处落地生根。
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吴朝晖说:“下一步,我们将搭建平台、延伸服务,让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实现就业、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着力做好家改后半篇文章。”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这一年,冷水江用"政策+服务"为就业保驾护航。23场招聘会提供岗位超5000个,“百日千万招聘”架起企业与求职者的桥梁;技能培训覆盖1,200余人,3,865万元创业贷款点燃4,500人的梦想。
市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谢雄说:“通过举办招聘活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创业扶持等措施,全方位促进就业,为市民的就业和生活保驾护航。”
一餐热饭,安放晚年冷暖;一方课堂,滋养精神家园。25个老年助餐点让4,000余名长者告别了“做饭难”的困扰,营养可口的饭菜传递社区温情。
冷水江市叫个快餐店店长谢思龙说:“越来越多的独居老人在家,孩子可能在外地,无法给老人准备饭菜。我们就想给这些老年人提供便利,组建了这样一个食堂。老年人的孩子可以在这里定期订餐,还能送到家里。”
在民政路老年学校,2300余名银发学员焕发“第二春”。舞蹈班翩跹起舞,短视频班创意飞扬,28门课程编织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动人风景。
学员彭锡云说:“像这个电脑,还有我们拍照的自拍杆,他们都买了的,还有外面的栏杆,一切都是为我们老年人着想,我觉得这个学习很开心。”
阡陌变通途,乡村涌新机。铎山镇龙盘山4.2公里产业路让黄桃运输时效提升40%;中连乡余元村8米宽公路串联200亩脆柚园,激活山水资源。这一年,全市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26公里,150公里产业路正唤醒沉睡的乡村资源。
中连乡余元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段兵华说:“我们村里面还有一个余元水库,这都是我们村里面一些资源,对产业发展非常有信心。”
清水润万家,安全重于山。2个农村千人以上水源地完成整治,“一水源一方案”守护百姓“水缸”,让放心水流入每户灶台。持续深化整改成效,让“水缸安全”成为民生底线。
从健康筛查到无障碍改造,从技能培训到老年关怀,冷水江用10件省定实事、8件市定任务、5项自办实事的满分答卷,将“民之所盼”化为“政之所向”。省定重点民生实事33项指标100%完成,娄底市排名前列的佳绩,印证着初心如磐。
市妇联主席李崇腾说:“我们还为低收入的患病妇女,向上级争取到救助金六万元,真正为我市妇女健康保驾护航。”
市民政局局长罗忠伟说:“我们会进一步扩大范围,提升服务质量,把这项民生实事办得更好,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舌尖上的温暖。”
民生之路,永无终点。当新一天的朝阳再次洒满资水河畔,冷水江温暖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幸福可及,所以未来可期;民心所向,所以力量无穷!冷水江,正以实干的笔墨,在“共享美好生活”的时代画卷上,留下最温暖、最坚实的印记!
责编:周晓明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