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刘志东
摘要
本论文围绕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展开深入探讨,阐述以人为本理念在思政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分析通过解决民生问题夯实基础、加强文化建设满足精神需求、完善价值体系巩固思想基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健康心态、优化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环境等路径。同时,结合新媒体宣传特点,探索利用新媒体平台提升思政工作传播力与影响力的方法,旨在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
关键词
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新媒体
一、引言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政治优势,在凝聚人心、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环境、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重塑了信息传播格局。坚持以人为本,结合新媒体传播优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成为适应时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二、解决民生问题,夯实思想政治工作基础
(一)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民生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物质基础。当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很难有精力和意愿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要将解决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例如,在就业方面,政府通过出台鼓励创业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提高就业质量和稳定性;在教育领域,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些举措能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二)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只有在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中,思想政治工作倡导的价值观念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在收入分配领域,完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在公共资源分配上,打破地域、身份等限制,确保机会公平。例如,在公共服务领域推进“同城待遇”,让外来务工人员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的权利,能够有效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的信任和归属感,为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一)丰富文化产品供给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注重文化产品的创作和传播,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例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创作出反映人民群众生活、体现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如优秀的电影、电视剧、文学作品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文化熏陶中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资源。加强文化建设,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方面,通过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举办传统节日庆典、非遗展示等,让人民群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如开发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打造传统文化主题的旅游项目等,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
四、完善价值体系,巩固共同思想基础
(一) 强化核心价值引领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需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等新媒体渠道,以生动鲜活的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制作系列微视频,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感人故事、生活场景;利用直播开展主题宣讲,邀请道德模范、先进人物与网友实时互动,增强价值观传播的感染力。通过新媒体平台的精准推送和广泛传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快速、有效地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 。
(二)营造良好道德风尚
借助新媒体开展线上道德实践活动,如在社交平台发起“文明行为打卡”“最美瞬间分享”等话题互动,吸引公众参与,以“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模式扩大道德风尚宣传覆盖面。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偏好,针对不同年龄、职业群体推送定制化的道德建设内容,提升宣传效果,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力的道德支撑。
五、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健康社会心态
(一)关注心理健康需求
搭建新媒体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开设线上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健康知识科普专栏。通过短视频、图文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解答常见心理问题;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心理疏导小程序,提供24小时即时心理援助,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满足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
(二)培育积极心态
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案例,打造“励志榜样”线上专题,通过短视频讲述普通人奋斗故事,在社交媒体发起“正能量语录”“乐观生活分享”话题,鼓励用户参与互动,形成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引导群众树立阳光心态。
六、优化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一)倡导尊重与理解
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互动式宣传,制作情景短剧、漫画等形式的内容,展现尊重理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并发起“友善待人”网络倡议活动,邀请公众在线签名承诺,扩大影响力。同时,利用新媒体的社交属性,搭建邻里、同事线上交流社群,促进人际沟通与情感交流。
(二)加强沟通与交流
开发社区、企业专属的新媒体沟通平台或小程序,设置意见反馈、在线议事等功能板块,方便群众表达诉求、参与事务讨论;利用直播、视频会议等形式开展线上沟通会,打破传统沟通的时空限制,提升沟通效率,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七、结论
坚持以人为本,结合新媒体宣传优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通过解决民生问题、加强文化建设、完善价值体系、注重心理疏导和优化人际关系,并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内容传播、互动交流、精准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能够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贴近群众实际需求,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未来,需持续探索新媒体与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作者系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主任、机关党委书记)
责编:扶雄芳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