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竹山镇当正村:荒地生“金艾” 产业链上谋振兴
新冷水江6月16日讯(潘雁平 段姝)连日来,金竹山镇当正村规模化种植的140多亩五叶大白艾迎来首季丰收。这种可连续收割12年的高产艾草,不仅让闲置土地“流金淌银”,更通过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为村民打开家门口的增收之门。
眼下正是头茬艾草收割的关键期。十多名村民正抢抓晴好天气割艾,预计一周内能完成140亩收割任务。
金竹山镇当正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刘波说:“现在全部是在这里进行艾叶的收割,经过自然晾晒,一到两天之后,形成这个干度,再统一打包、运输,进行整体地发酵。”
63岁的村民郭玉珍告诉记者,2024年年底,经过多方实地考察,村里召开了村民大会,商讨村集体经济发展大计。
收割村民郭玉珍说:“村里面搞这个产业,我们是非常支持的,老人家在家里也有事做,赚点钱,希望越做越宽。”
从安徽引进的五叶大白艾是当正村选中的“致富苗”——产绒量高、田间管理简单,种植周期短,一次种植可连续收割12年。一年可收三茬,亩产鲜艾草约3000-4000斤,亩均年收益达2000-3000元,远高于传统作物。今年首批140亩预计总产28万斤,而金竹村、坪塘村同步种植的130亩,也在加速形成集群效应。村里兴办的艾条加工厂吸纳了闲散劳动力30余人。
艾条加工厂生产负责人刘中长说:“(工人)最多的能赚100元一天,少的大概是六七十、七八十元左右。很灵活,也便于管理家里,一旦家里有什么事,他就自己(安排时间)。”
近年来,艾草市场规模逐年扩大,艾茶、艾绒、艾条、精油等产品的市场需求大幅攀升,推动了艾草行业的快速发展。眼下,当正村正积极探索艾草种植—深加工的发展路径,通过对艾草进行多层次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的经济效益。
金竹山镇当正村党总支书记兼主任刘波说:“下一步发展规划就是,我们在省市组织部提出的‘1+N’模式基础上面,带动周边村居,甚至乡镇,大家共同做这个艾草种植,把整个产业链留在我们当地。”
责编:杨雅婷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