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答卷(六)建好产业路 铺就乡村振兴“康庄大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12日讯(通讯员 段姝 曹丹)一条路带动一片产业,一条路造福一方群众。如今的冷水江,产业路从“窄”到“宽”、由“通”变“畅”,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为全市推进乡村振兴铺就了“康庄大道”。
仲夏时节,位于铎山镇官溪村的龙盘山产业园内生机盎然,600亩黄桃林迎来快速生长期。穿梭其间的工人正精心为果实披上“防护衣”——套袋换装,静待丰收。贯穿这片沃野的,是一条崭新的产业“大动脉”。这条长4.2公里的产业路曾因年久失修,严重制约园区发展。2024年,我市向上争取资金600余万元,严格按照四级公路技术标准进行建设,历时四个多月即全线建成通车。
龙盘山产业园片区负责人苏业灿说:“我基地没修路的时候,到处都是泥巴,坑坑洼洼,尤其是饲料车,下雨的时候上来不了。现在路修好了,交通方便多了,运输成本也少了很多。”
作为湖南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龙盘山产业园占地3000余亩,集养殖、种植、生产、营销于一体。产业园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实施品牌营销战略,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成为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强力引擎。当产业路在青山沃野间不断延伸,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也徐徐展开。
龙盘山产业园片区负责人苏业灿说:“在修路的时候,交通部门经常来指导,帮我们调解矛盾,保证了工程质量。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向交通部门争取一些产业路的项目,争取把产业路全面贯通。”
在中连乡余元村,随着一条长2.1公里产业路的拉通,乡村面貌也正在悄然改变。近年来,余元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了脆柚,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采摘。然而,破损严重、狭窄曲折的公路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村里积极向交通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并自筹资金近百万元,新修的产业路今年顺利竣工。
中连乡余元村村民姜卫兵说:“以前那个路稀烂的,坑坑洼洼,车开起来很颠簸,加上灰也很多。现在路修好了,车也好开了,开着声音都没了。”
产业路由原来的3.5米拓宽至6米,最宽处达8米,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更打通了乡村振兴的“致富路”。路修好了,余元村的脆柚运输更加便捷,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连乡余元村村民段瑞霞说:“这条路是我们村里面的产业路、幸福路,子子孙孙要传下去的,这条路修好了,我们非常高兴。”
中连乡余元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段兵华说:“搞一些农家乐,休闲观光,因为我们村里面还有一个余元水库,这都是我们村里面一些资源,对产业发展非常有信心。”
筑路安途兴产业,利农兴乡启新程。2024年,我市交通部门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合理规划、精心组织施工、强化资金保障等举措,完成旅游资源产业路 9.334 公里、安保工程107公里的建设任务,为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
责编:杨雅婷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