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攻坚显成效 冷水江生态环境治理交出亮眼答卷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30日讯(通讯员 张精华)自2024年以来,娄底市生态环境局冷水江分局以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为重要契机,紧密结合实际,聚焦大气、水、土壤等关键领域,实施精准治理策略,全面完成了20项省级任务和57项市级任务,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突破,为地区可持续发展筑牢了坚实的生态根基。
协同治理,筑牢生态屏障
冷水江分局勇于创新,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土壤与地下水排污许可管理体系,成功实现了重点单位土壤污染的双重防控目标。在此基础上,完成了14家重点企业的隐患排查及自行监测工作,进一步夯实了区域生态安全防线。同时,统筹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累计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排查25次。在历史遗留污染治理方面,安全处置历史遗留砷碱渣5.34万吨,其中3.4万吨无主渣。此外,冷水江还实现了城市土地安全利用率的持续保持100%的优异成绩,全年出让的两宗住宅用地均已完成土壤污染详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土地资源保障。
精准发力,守护蓝天白云
为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冷水江积极实施全领域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一方面,成功完成了2家砖瓦企业的升级改造,并淘汰关闭了1家企业,推动振强锑业等3家企业完成工业窑炉清洁能源改造,拆除了中孚耐火高污染煤气发生炉,从源头上减少了大气污染的产生。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天地车人”立体监管网络,全年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103台次,开展道路抽检及入户调查404辆次,新增机械上牌34台。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方面,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完成55家企业治理设施巡检,整改问题企业22家,有效降低了VOCs的排放量,为守护蓝天白云作出了积极贡献。
系统施策,再现碧水清波
近年来,冷水江在水环境治理领域取得了标志性成果。在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项目中,2个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同时完成了12个排污口的规范化整治及180个点位的排查溯源工作。创新实施资江流域综合治理,5个重点项目成功入选省级库,争取专项资金5949万元,为流域生态修复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在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方面,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了7处千人以上水源地的勘界监测和2处专项整治工作,并同步治理了8个农村生活污水点位及10条黑臭水体,有效改善了农村地区的水环境质量,让碧水清波重新回归,切实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双碳”引领,加速绿色发展转型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冷水江分局积极推动重点行业碳排放管控工作。金电、华新水泥等5家重点企业成功完成了碳排放报告编制,同时配合省级部门对冷钢等企业进行了现场核查。在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监管方面,全年抽检机动车检测机构4家,淘汰老旧机械30台,严格控制了高排放机械的使用,为降低碳排放作出了积极贡献。此外,建立工业窑炉动态管理台账,推动建材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助力地区经济的绿色转型。
面向未来,冷水江分局将乘势而上,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成果。重点推进资江流域生态修复和历史遗留污染治理等重点工程,进一步强化碳排放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积极探索“无废城市”建设的新路径。通过不懈努力,全力打造中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样板城市,为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书写更加壮丽的生态篇章。
责编:周晓明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