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灾达人(二)刘卓儒:用青春书写防灾减灾华章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28日讯(通讯员 杨风 朱俊峰)在防灾减灾一线,有这样一位青年民警—他以路为岗,用智慧破解肇事迷局;以民为本,用担当守护生命防线,累计处理交通事故数千起、侦破逃逸案件20余起、挽回群众损失数十万元。他用青春热血,书写着新时代交警的为民答卷。他就是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中队长——刘卓儒。
2024年4月的一天,一起摩托车伤人逃逸案打破了小城的宁静。重伤者倒在血泊中,肇事车辆踪迹成谜。面对无号牌三轮摩托车的消失谜局,刘卓儒带领团队开启了48小时追踪战。
冷水江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中队长刘卓儒说:“当初我们接到紧急通知后立马出警,通过现场调查走访,得知是一辆无号牌的三轮摩托车,经监控视频查看车辆轨迹和驾驶员特征,事发后肇事车辆消失在新化境内。”
刘卓儒如同一位猎手,通过对现场碰撞痕迹与散落物的仔细比对,最终精准锁定肇事逃逸车辆,并在邻县将嫌疑人缉拿归案。
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中队长刘卓儒说:“我们马不停蹄赶到了新化进行调查走访,把三轮摩托车的消失范围锁定在新化桑梓镇境内,后来又通过摩托车经销商来辨认摩托车,车辆类型,锁定摩托车品牌,通过摩托车销售记录与买家地址的信息 进行碰撞比对,锁定肇事车辆所在地址。”
如果说破案靠的是“火眼金睛”,那么护民靠的就是“侠骨柔肠”。在处理交通事故的过程中,刘卓儒始终把群众的安危放在首位,被群众称为“有温度的执法者”。
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中队长刘卓儒说:“我们在事故岗位上见过很多触目惊心的现场,我们应该为那些当事人、家属争取更多的合法权益。”
今年3月,75岁的市民陈先生在过人行横道时,被一辆沿锑都南路由南向北行驶的小型汽车撞倒受伤,刘卓儒与同事赶到现场,将陈先生及时送医。经检查,伤者出现失血性休克、骨盆及多发性肋骨骨折,刘卓儒立即为陈先生申请了交通事故救助基金3万元,保证了陈先生的前期治疗费用,目前陈先生恢复情况良好。
当事人亲属陈远说:“通过申报以后我父亲得到妥善的救治,这一点我还是非常感谢刘警官的,在他的大力帮助下,让我父亲得到妥善救治,生命体征也比较平稳了。”
在2025年保险公司代理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后,刘卓儒首创“警保联动”机制,为重伤员建立“1小时响应” 通道,累计申请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20余万元,成功挽救3名群众生命。
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中队长刘卓儒说:“我们在交通事故中发现当事人需要抢救,我们就通过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给他们垫付抢救费用,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刘卓儒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普法宣传、心理疏导、多元调解等方式,大大提高了纠纷化解率,让警民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中队长刘卓儒说:“我们在事故岗位与群众交流中,我们要多沟通,多解释,什么事都多说一句,尽能力把事故调解好,让群众满意。”
从事故现场的细节侦探到群众心中的温暖守护者,刘卓儒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先后获评“优秀共产党员”“ 执法岗位能手”等荣誉。这位减灾达人,用热血与担当,浇筑着新时代的平安基石。
责编:扶雄芳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