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服务 乡镇 绿水青山带笑颜 (四)禾青镇:织密防火网 青山展笑颜

绿水青山带笑颜 (四)禾青镇:织密防火网 青山展笑颜

2025-05-13 19:23:22 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 杨风 朱俊峰

新冷水江5月13日讯(杨风 朱俊峰)3.05万亩林海如绿色画卷般铺展,森林覆盖率达到83%。连续18个月“零火情”的背后,禾青镇用执着坚守编织出了一张严密的森林“防火网”。

身处大乘山脚下的禾青镇,用脚底丈量的“土办法”,书写森林防火的“新愿景”。每天上午,13支“森林防火宣传队”都会带着“防火经”走村串户,把“不烧一炷香,不焚一张纸”的叮嘱,传遍千家万户。

禾青镇禾青村防火宣传志愿者喻德胜说:“我直观地感觉,老百姓积极性很高,预防意识相当强,所以一有风吹草动,基本上就能挨家挨户通知。”

森林防火,责任先行。禾青镇制定了详细的森林防灭火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各村(社区)的职能职责,构建起了“镇—村—组—党员干部”的四级责任链条。

禾青镇镇长张长松说:“组织巡查人员开展全方位,各时段无死角巡查,若发现火情,巡查人员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通知村社区和我们镇林长办。” 

在特护期间,禾青镇实行镇包村、村包组、党员干部包重点山头的责任机制,确保每一片林地都有人管、每一个山头都有人守。

同时,将防火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对履职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以严格的考核机制倒逼责任落实。

禾青镇镇长张长松说:“我们在重点林区、进山路口设立检查站,严禁携带火种进山,对农事用火、祭祀用火严格审批,落实专人监管,组织镇村干部、护林员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清理林缘、坟地、输电线周边的可燃物,降低火灾风险。”

人防织网,技防赋能。25公里防火通道蜿蜒进山,23公里隔离带横亘山脊。这些防火设施的建设,不仅能快速打通救援路径,还能在火灾发生时有效阻止火势蔓延,为森林资源加上了一道“安全锁”。在应急物资储备库,新到的防火设备整齐摆放。多套灭火设备坚持每周“体检”,确保随时保持最佳状态。

禾青镇应急站站长游规斌说:“我镇及时补充电水枪、迷彩服、打火拖把等装备,每周对原有的水枪、拖把、风力灭火机、割草机等工具进行检修,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

禾青镇还定期组织镇村两级应急队伍开展实战演练,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坚持变“火患”为“资源”。去年冬天,200吨秸秆“变身”有机肥、牛羊饲料,不仅肥了山脚的玉米地,更拓宽了山林间的防火线。

禾青镇镇长张长松说:“第一个,秸秆回收破碎之后,再进行养牛养鱼,进行资源化利用, 第二个,我们把这些秸秆回收之后,因为很多秸秆都是在这个山脚下面,可以避免这个森林火情的发生。” 

除此以外,遍布山林的160个监控点位,让护林员的GPS定位轨迹在电子地图上连成网格。实行的区域联防机制,实现了信息共享、协同作战,形成了“一处有火、多方支援”的良好局面。

从“人看火”到“技防火”,从“单一防”到“综合治”,禾青镇的“零火情”成绩单,写在每一道新修的隔离带上,刻在每个护林员磨破的鞋底里。当青山常在、绿树成荫,就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生动的注解。

责编:扶雄芳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