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者(二)省劳动模范朱勇:湖南最大光伏基地的“筑梦者”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8日讯(通讯员 曹丹 段姝)在湘中资水河畔的锡矿山,光伏矩阵正以向阳之姿重塑这片百年矿冶之地的山川肌理。作为湖南省最大光伏基地的“筑梦者”,大唐华银湘中新能源事业部机务专责朱勇,以12年匠心投身新能源领域,用光伏银线编织绿色转型的经纬,先后荣获“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劳动模范”等多项殊荣,让“勇”字在绿色发展征程上绽放灼灼光芒。
2021年盛夏,当朱勇从轰鸣的汽机房走向荒草丛生的矿山时,他的工具箱里多了几本簇新的《光伏电站设计规范》。这个在火电检修战线打磨了十余年的“汽机大拿”,面对转型通知书上的“新能源”三字,选择以归零心态开启新征程。
大唐华银湘中新能源事业部娄底基地冷水江项目管理部机务专责朱勇说:“新能源岗位它的主要建设周期长,与火电岗位不一样,火电岗位大多是在体制内,讲究的是标准、规矩以及行业行规、国家法律标准,而在工程建设当中,要应对的是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无法想象的困难。”
项目刚启动时,不少村民都有疑虑,朱勇没急着争辩,转头从老乡家借了条板凳,掏出两本册子:一本是土地流转租金明细,另一本是用手机拍的“光伏+农业”示范村照片,与大家一笔一笔算收入账。几个月里,他和街道、村两级干部走遍300多户村民家,最终换来满纸红手印。
大唐华银湘中新能源事业部娄底基地冷水江项目管理部机务专责朱勇说:“想了解他们,把政策宣传出去,把新能源和国家的政策宣传给他们,让他们理解我们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情,是一个历史必然的进程,我们都是参与者,后续我们会为这个项目感到自豪。”
每天步行超两万步,足迹踏遍锡矿山3350亩施工用地——这是朱勇一天的正确打开方式。正是这股韧劲儿,让冷水江项目在全国 34 个项目中率先实现首批方阵并网发电,从实质动工到并网发电仅用时4 个月,创造了项目建设“娄底速度”。
大唐华银湘中新能源事业部娄底基地冷水江项目管理部机务专责朱勇说:“我们这个项目是国家第一批风光大型项目,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名的项目,从这个项目的第一块,第一根桩,第一根光伏板,第一块的建设开始,我们看着它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慢慢地长大,心中肯定是自豪,也非常高兴。”
二期工程开工时,朱勇又玩起了“新花样”。他基于一期经验升级“网格化+智慧化”管理体系,并组建了一支义务防火巡逻队,实现工程进度与安全管控双达标。在娄底市专班月度评比中,项目连续多月稳居第一,成为新能源工程建设的标杆样本。
大唐华银湘中新能源事业部娄底基地冷水江项目管理部机务专责朱勇说:“我曾经自己做了一个统计,我大概在这三年走了900多万步,相当于绕赤道1.2圈,但是这个并不代表我的工作做细了,我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去做。”
项目进度一直在往前赶,朱勇也没忘了答应村民的事。他带着湖南农大的专家在地头转悠,寻找最适合这片土地的作物。今年春天,光伏板下试种的玉米和花生冒了新芽,黑山羊欢快地啃着草,基地俨然成了“生态魔术场”。
大唐华银湘中新能源事业部娄底基地冷水江项目管理部机务专责朱勇说:“我们是采取了一个综合型复合型光伏项目,也就是说遇林则林光互补,遇农则农光互补,采取这种方式也是起到了一个乡村振兴,带动就业率的问题。”
从空中俯瞰锡矿山,一块块蔚蓝色的光伏矩阵傲然屹立在山头,向阳而生、逐日蓄能,源源不断地将绿色清洁能源送往千家万户;46万棵树苗从矿渣里钻出头,200吨花种随风散落,漫山遍野的月季花、波斯菊吸引游人纷至沓来。
大唐华银湘中新能源事业部娄底基地冷水江项目管理部机务专责朱勇说:“当这个项目结束以后,后续的整个生态修复将会在25年以内会持续进行更新,持续维护,持续监护,不间断地改变锡矿山的地貌,在旅游打卡景点的同时也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个地方,带动当地的乡村经济。”
正午时分,朱勇检查完最后一排光伏板。他的影子投在崭新的支架上,与绵延的光伏矩阵融为一体,恰似一枚嵌入绿色版图的螺丝钉,永远朝着太阳的方向生长。
大唐华银湘中新能源事业部娄底基地冷水江项目管理部机务专责朱勇说:“在新的时期,要利用科学,相信科学,运用最尖端的前沿技术来改变整个产业链,使咱们国家的电力建设能够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这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去做的事情,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职责。”
责编:扶雄芳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