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禾青镇:“闲置楼”变“耕读园”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24日讯(通讯员 曹丹 吴凯)冷水江市禾青镇曾因行政区划调整而沉寂的原乡政府办公楼,通过创新盘活闲置资产,如今已变成了充满活力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青少年成长开辟了亲近自然的实践课堂。
2015年,冷水江市对乡镇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优化,潘桥乡与禾青镇合并,原潘桥乡乡政府办公楼闲置。面对工业制造、康养地产等多家企业抛出的橄榄枝,禾青镇政府经过综合研判、慎重考虑,于2017年以年租金6万元的价格,将场地租赁给从事幼教事业多年的潘奔峰。
市草堂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创办人潘奔峰说:“这个地方既有户外场地,又有办公楼,然后还有食堂,这个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梦寐以求的一块地,非常适合办教育,禾青镇也从禾青的教育提升考虑,也同意把这个地方租给我们,即使我对这个场地要投入比较大,但是我觉得非常值得。”
接手后,潘奔峰累计投入300余万元实施全面改造。翻新基础设施、升级教学空间,并承包周边50亩农田,在保障基本耕作功能前提下,将单一幼儿园拓展为集农耕体验、生态认知、劳动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市草堂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创办人潘奔峰说:“我觉得,幼儿教育不是简单的小朋友在教室里面听老师讲,而更多地希望他们能够到大自然中来,了解植物的生长,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验农耕文化的乐趣。”
今年,草堂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被娄底教育局认定为“娄底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不同的季节,孩子们来这里都会有独特的体验,春播希望,夏洒汗水,秋迎收获。这片承载着行政记忆的土地,如今正用麦浪里的欢笑续写新篇。随着劳动教育纳入国家必修课程,这座从闲置楼宇蜕变而来的教育基地,将持续为新时代素质教育提供鲜活样本。
责编:周晓明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