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就业服务中心:一本台账背后的民生期盼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24日讯(通讯员 卢英芝 刘菀琳)通讯员近日从冷水江市就业服务中心获悉,自4月以来,该中心5支“清底子、明任务”工作队,下沉全市10个街道乡镇,用“网格化+大数据”的模式,在田间地头织就一张就业服务网。不同于传统的数据填报,他们背包里除了信息摸底表,还装着政策宣传单、技能培训手册,随时准备把数据采集转化为即时就业服务。
时间回溯到在劳动力数据采集首日,冷水江市金竹山镇“清底子、明任务”工作队第三组工作人员一出发就吃了“闭门羹”。当他们敲开村民刘大爷的家门,迎接他们的,是老人警惕的眼神和充满怀疑的话语:“昨天刚接到诈骗电话,今天就有人上门登记信息?”正是这样的场景,让工作队意识到,在反诈宣传深入人心的当下,简单的“填表式”走访已不合时宜。
既然不合时宜,就要顺应时势,与时俱进,而破冰的钥匙,就藏在“三访三问”工作法里。在铎山镇,工作队走访村委,询问了解整体就业形势;到禾青镇,工作队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和群众现有的就业技能;在沙塘湾街道,工作队通过“技能培训意向问卷”,详细掌握群众参与技能培训意愿。
通过采集数据,深化分析,冷水江市就业服务中心聚焦“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目标,精准开设数据标注员(AI)、育婴员、电商直播、养老护理等13个培训项目。创新“订单式”“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与本地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现“入学即入职、结业即就业”。在家佳爱妻培训学校2025年4月举办的数据标注员(AI)培训中,结业的每个学员都与家佳爱妻孵化基地中的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
这天,中连乡青云村村民张桂芳接到电话,她的家政培训考核已顺利通过。她与家政公司签订了合同,并约定下周入职。像这样的暖心场景,自4月初起,就在冷水江市10个街道乡镇不断上演。当电子台账逐渐丰满,各项指标勾勒出的,不仅是数据轮廓,更是劳动者的就业图谱。
“每条数据背后都是民生期盼。”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李银海指着电子台账生成的数据热力图说。热力图上,蓝色区块显示着经开区旺盛的用工需求,红色光点则标记出待就业人员密集区,李银海告诉我们:“当红蓝两点在电子地图上重合时,就是我们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时刻。”
责编:周晓明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