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农人(七)王红姣:稻田里的铿锵玫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22日讯(通讯员 朱俊峰 曹富蓉)告别车水马龙的商海,她带着对家乡土地的深情,一头扎进稻田,用智慧破解难题,以汗水浇灌希望,带领乡亲们在致富路上大步前行。她就是稻田里的铿锵玫瑰——王红姣。
在惠清农业基地里,阳光透过育秧棚,洒在嫩绿的秧苗上,负责人王红姣正与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热烈交谈。2013年,在外经商的王红姣被一则农业发展消息吸引,毅然返乡踏上了种粮路。
市惠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红姣说:“2013年的时候,刚开始成小部分流转,慢慢地开始做,大概几十亩吧,那个时候都是靠人力,打人海战术,一年下来挣不到钱,并且亏了几十万。”
出师不利,王红姣反而越挫越勇,她果断向市农业农村局取经。在农艺师的指导下,她大胆探索种养结合模式,历经无数次尝试,终于培育出稻蛙米。这种特色大米一经上市便广受好评。2016年,公司扭亏为盈,事业逐步走上正轨。正在这时,命运的考验再次降临。
市惠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红姣说:“去年六月份不是发了一次大洪水吗,把我们这个基地的青蛙、田鱼一次性冲走了,还有那个育秧大棚也被冲毁,河堤也冲毁,那个时候说实话,心里很生气的,一夜之间又回到解放前。”
看着洪水肆虐后满目疮痍的基地,王红姣的心被苦涩与不甘填满,但很快,她就把被洪水卷走的希望,一点点重新拼凑了起来。如今,公司1200亩优质农田在阳光下泛着生机,2500平方米的仓储空间整齐有序,30多台大型耕种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整装待发,真正实现了从种植到销售的一条龙产业服务,成为当地粮食生产及加工规模最大的农业企业。面对乡亲们的需求,王红姣总会毫不犹豫伸出援手。
村民郭石英说:“我家种了五亩地,没有人工,我要请王老板帮我犁田、插秧,帮我们育秧,非常感谢王老板,太好了。”
市惠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红姣说:“我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人,能够帮到附近的周边老百姓是最好的事,我也很开心,只要大家需要我,我都会努力帮助。”
近年来,王红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动周边群众发展种植、养殖业,公司回收农产品并提供技术指导。2024年,公司共带动农户2800户,经营耕地面积11200余亩,带动农户亩均增收400元,户均增收1000余元,受益贫困户人口80人,解决了72人的就业问题。
市惠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红姣说:“我们的惠清红旺稻蛙米,绿色又美味,我的目标是让它走上全国人民的餐桌,下一步我想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周边百姓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出份力。”
从商海到农田,王红姣这朵稻田里的铿锵玫瑰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芬芳浸润了乡村沃土,让乡村振兴的图景愈发绚烂。
责编:扶雄芳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