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湖南冷水江频道 社会新闻 绿染荒山绘新卷——冷水江市石漠化综合治理助力生态振兴

绿染荒山绘新卷——冷水江市石漠化综合治理助力生态振兴

2025-04-22 16:13:22 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杨亲洲 文灿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22日讯(通讯员 杨亲洲 文灿)自2022年以来,冷水江市以中央预算内投资为支撑,全面推进武陵山-雪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累计完成人工造林70988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28345亩、封山育林131515亩。这是冷水江市石漠化治理的显著成效,更是冷水江市持续推进生态修复的生动写照。

锡矿山是冷水江市石漠化治理工程建设的主战场。长期以来,厂矿企业生产导致的石漠化问题,始终困扰着当地的发展。面对困难,冷水江市委、市政府将石漠化治理列为“生态立市”战略核心工程,构建起“市级统筹、部门主抓、镇村落实”的协同机制。分管副市长挂帅,召开专题会议12次,市林业、发改、财政等多部门联合攻坚,市林业局班子成员分片包干,下沉一线督导技术落实。通过系列措施的实施,项目验收合格率均达100%。

据监测数据显示,项目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提升25%,野生动植物种类新增12种。冷水江市林业局还依托科学规划,精准实施“三位一体”修复策略:人工造林两年攻坚70988亩,选用耐旱抗逆树种,2022年完成45027.2亩,2023年再添25960.8亩,昔日裸露的岩坡重现绿意;森林质量提升以“近自然经营”理念持续推进,两年完成18049亩,2024年10296亩提质工程正加速收尾;封山育林创新“封育+景观”模式,两年实施131515亩,植被覆盖度提升40%以上,水土流失量下降超60%。

在锡矿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旁,长龙界社区示范点以203.1亩的生态画卷成为“造林、造景、造福”理念的鲜活注脚。项目统筹封山育林资金,打造出“一园一谷一旗”的景观矩阵:杜鹃园以漫山杜鹃为底色,塔柏勾勒“心心相印”大地艺术;桃花谷千株碧桃织就粉色云霞;红叶石楠园中,塔柏与杜鹃拼嵌出巨型红旗图案,与红色教育基地交相辉映。融合了生态修复与文旅IP打造的这一创新实践,成为矿区生态转型的标杆。

与此同时,项目的实施,也催生了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新业态。锡矿山示范点年吸引游客超5万人次,带动周边农家乐、特色农产品销售增长30%以上。如今,冷水江正以2024年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为新起点,持续书写“荒山披绿、产业向绿、百姓享绿”的可持续发展篇章,为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贡献“冷江样本”。

责编:扶雄芳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