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四)锑都答卷:精准施策固成果 乡村振兴谱新篇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31日讯(通讯员 段姝)今年以来,冷水江市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聚焦“守底线、增动力、提质效”,构建“三位一体”帮扶模式,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
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旭翔农业的工人们正忙着对果园里的猕猴桃进行整形修剪、除草清园等管护作业,为来年丰产丰收打下良好基础。作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娄底市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旭翔农业以红心猕猴桃等水果种植为主,日常吸纳了10余名脱贫户就业。其中,张晚娥是工作年限最久的一位。
沙塘湾街道筻溪村脱贫户张晚娥说:“吴总对我们也蛮好,也照顾我们老人家,我们也尽力效劳给他们做事。”
联农带农机制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举措。2023年,冷水江市制定了《冷水江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小水果示范产业园区实施方案》,明确将旭翔农业改扩建85亩猕猴桃种植基地项目纳入示范园区创建重点。该项目奖补财政资金200万元,企业配套投资50万元。目前,小水果示范产业园区已建设完成,猕猴桃苗已全部栽种完毕,将会在2025年、2026年陆续挂果。通过重点产业发展模式、生产性资产分成分享模式、就业帮扶模式等联农带农机制,旭翔农业预计带动脱贫户 131 人、监测户 12 人。
市旭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旭说:“我们小水果示范园区建设,其中有50万是作为村集体的固定资产投资入股,我每年分4万块钱给村集体,除此之外,还给脱贫户每年会增加一万多块钱的分红收益,随着公司的不断扩大,效益会越来越好。”
2023年,我国首次将“庭院经济”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冷水江市随之出台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具体措施,鼓励支持脱贫户、监测户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其房屋周围为基地,以家庭为生产和经营单位,为自己和社会提供农业土特产品和有关服务。在政策引导下,金竹山镇杨桥村脱贫户张初中自主申报发展庭院经济。他开垦了一片闲置土地,亲手制作竹篱笆、砌砖,栽种时令蔬菜,圈养家禽,房屋内外变得干净整洁,于今年成为村里首批验收合格的庭院经济项目。
金竹山镇杨桥村脱贫户张初中说:“平时在家里种点菜,喂点鸡,搞搞卫生,种菜也卖一些,卫生搞得干净,平时家里看着心里舒服一些。”
冷水江市发展庭院经济坚持自主申报、审验达标原则。政策宣传推广之初,杨桥村的脱贫户和监测户报名积极性很高,共有11户脱贫户和监测户进行申报,经过大半年的努力,3户已成功创建。在新的一年里,各乡镇(街道)也将立足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以市场化、特色化、品牌化为导向,着力打造特色种植庭院、养殖庭院、加工庭院、农文旅庭院、服务网点庭院,促进庭院经济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庭院经济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金竹山镇杨桥村乡村振兴专干 谢芸芸说:“创建成功,通过验收之后,每一户创建成功的,一共是(奖补)8000块钱,后续的话,我们会更多地去指导脱贫户和监测户进一步发展庭院经济,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他们)收入更稳定,生活水平更提高。”
近年来,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走进位于禾青镇黄泥集中安置点的东升服装厂,机器运转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工人吴礼娥一家于4年前搬至黄泥集中安置点,不久便在家门口的这家工厂找到了工作。
三尖镇六二村脱贫户吴礼娥说:“我在老板这里上班,来了4年了,我孩子读幼儿园就来(工作)了的,在这里上班我又自由,老板也没拖欠过工资。”
易地帮扶“小车间” ,点亮乡村振兴“大舞台”。为切实帮助易地搬迁群众实现长期稳定就近就业,市委、市政府引进了一批生产规模小、技术门槛低、操作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集中安置点。截至目前,冷水江市共建成就业帮扶车间47家,就业人员月均收入2000余元,全市有就业意愿的人员已全部就业,实现了安置小区扶贫车间全覆盖。其中,东升服装厂健康稳步发展,脱贫劳动力占用工总量的44%,且长期有招工需求。
市东升服装厂负责人易晓云说:“我们招工长期以安置点为主,订单是每年没放过假,长期有事做 只要你勤劳肯干,工资还是可以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增强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既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渣渡镇新利村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吴细于就是一个生动例子。吴细于曾因自身弱劳动力、女儿年幼、住房无保障被认定为贫困户,之后享受了一系列帮扶政策,成功脱贫,住上了改造后的房子。近几年来,随着冷水江市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健全,在村支两委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共同帮助下,吴细于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均有相应的到户产业奖补,年收入达2万余元。
渣渡镇新利村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吴细于说:“要过年了,工作队的人要来帮我把牛肉买完,我卖些钱能热热闹闹过年,我又开心,加上我女儿在外面打工就业,日子越过越好。”
这一年,冷水江市始终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放在首位,扎实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2024年冷水江市新纳入监测对象53户153人,风险消除46户113人;及时核处湖南省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管理平台反馈风险信息,全年省平台反馈冷水江市514条信息,有效核处率为100%。2024年上级拨入衔接资金7356万元,全年安排衔接资金项目357个,其中乡镇(街道)286个、行业部门71个,其中产业发展约5000万元,资金到位100%,项目开工实施100%。同时,冷水江市坚持产业帮扶“助增收”,加大产业扶持;坚持就业帮扶“稳增收”,吸纳脱贫人口就近就业;坚持社会帮扶“促增收”,帮助脱贫群众扩销路、增销量、提效益。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阳志康说:“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五年,也是实现有效衔接的关键攻坚之年,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巩固成果。一是进一步巩固防返贫监测,守牢防返贫底线,实现应纳尽纳;二是进一步巩固防返贫帮扶,夯实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应帮尽帮;三是进一步巩固正向激励措施,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四是进一步巩固社会救助政策,筑牢兜底保障防线,让更多的社会红利,温暖更多的需要全社会帮助的人员。”
责编:扶雄芳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