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矿山安全填埋超1.6万吨砷碱渣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8日讯(通讯员 曹丹)自锡矿山地区历史遗留砷碱渣无害化处理配套填埋场项目投产运行以来,市开源环保有限公司累计安全填埋高砷渣、低砷渣超1.6万吨,预计在2028年实现锡矿山历史遗留砷碱渣处置清零目标。
在锡矿山柔性填埋场,一批经锑都环保公司无害化处理的低砷渣,在暂存库内稳定固化一周后,被工作人员安全填埋。
柔性填埋场组长刘霞辉说:“我们的规划是9年填满,这个容量是达到了11万方,它这个和蒙古包一样的,这里还要填五六米高。”
砷碱渣是在锑精炼过程中,产生的易溶于水、有剧毒的危险废物。砷碱渣无害化处理,是难以解决的“世界性难题”。2020年,在省发改委协调下,湖南黄金集团承担起锡矿山砷碱渣安全处置重任,将旧处理线改造为2万吨/年的砷碱渣无害化处理生产线。同期,冷水江市配套建设了刚性(第一期)和柔性填埋场,分别贮存经无害化处理后的高砷渣和低砷渣。
市开源环保有限公司生产运营部部长龚思懿说:“以前的砷碱渣是就地掩埋,现在把它们都收集起来之后,那些土地、矿山,都没有砷碱渣了,就不会对那些地表水进行污染。”
砷碱渣的安全填埋,是锡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至关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但无害化处理仅仅是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并不能彻底根治环保问题。为更好保护锡矿山地区生态环境修复成果,各级政府部门精心组织,湖南黄金集团项目团队联合中南大学、省环科院等单位持续开展砷碱渣资源化利用的研究。经过多次技术迭代,于2021年底成功攻破砷碱渣处置难题,实现了对“毒物”砷碱渣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工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市开源环保有限公司生产运营部部长龚思懿说:“我们(冷水江)的柔性火法协同已经成功了,我们的刚性渣还有一种综合利用装置,在进行技术的调试,制完成了,刚性渣也一样地能够全部消灭。”
如今,砷碱渣已经变废为宝。通过最新工艺分离提炼出来的单质砷,可作为半导体的原材料,广泛用于激光器、高速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等生产。后续,两个填埋场仍可以利用起来,填埋其他物质,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责编:杨雅婷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