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岭观潮⑱】冷水江:党旗飘扬促发展 先锋在线写担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30日讯(通讯员 曹丹)又是一年“七一”时,不忘初心再出发。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翻开冷水江市的发展页,但见山清水秀、城靓乡美,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一幅幅美丽画卷的背后,跃动着冷水江市党的建设的有力脉搏,凝聚着冷水江市党建工作迸发出的强大动力。
聚焦凝心铸魂
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贯穿始终
当前,冷水江市已进入主汛期,降雨逐渐增多,防汛形势严峻。6月17日晚,强降雨造成三尖镇石船村乡村临崖公路大面积塌方,公路旁房屋后山出现泥石流,对屋主和过往行人造成严重安全隐患。发现险情后,镇村干部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立即赶往现场进行处置。值得一提的是,险情发生前,三尖镇镇村干部已在地质灾害巡查时发现隐患,并提前对该屋主进行了转移。“发现问题后,我们马上向自然资源部门申报了搬迁避让的项目,快速办理了异地新建房屋的审批手续,做到了尽早处置。”三尖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亮说。
截至目前,冷水江没有因此轮强降雨发生人员伤亡事件,未决一堤一坝。
核心就是力量,旗帜就是方向。近年来,冷水江市突出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实施“红黑榜”“发展退位干部让位”考评办法,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敢战能胜。在乡村振兴、抗洪抢险、防火抗旱等大战大考中,全市冲锋一线的党员干部达6.8万余人次,充分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做到了“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
政治是根,思想是魂。冷水江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有计划、有组织、分层级、分专题抓好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2023年以来,常态化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124期次,覆盖党员干部2.3万余人次;重点举办主体班10期次,调训干部470余人次,有力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红色种子”播撒到党员干部以及广大群众的心间。
夯实基层基础
化组织优势为发展优势和治理效能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近年来,冷水江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把做实做细做优“片-组-邻”工作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实现了邻里更亲、乡村更美。
今年90岁的三尖镇粘禾村村民刘湘仁和老伴段姣娥因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加上儿女在外工作,倍感孤独。邻长刘道桃便成了老人家中的常客。他经常上门陪两位老人聊天。去年,刘道桃把两位老人的情况如实上报。很快,民政部门就为老人提供了拐杖、坐便椅、起床扶手等生活辅助设备,让老人在家尽享便利与放心。刘湘仁说:“ 这个起床扶手对我来说,是非常需要。因为我起床的时候,腰间盘突出,很痛。扯着这个东西起来,就容易得多。我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老年人的关心。”
所谓邻长,就是邻居之间的负责人。近年来,冷水江市持之以恒做深做实“片组邻”三长制,12895名“三长”充分发挥上传下达、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作用,有效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同时,以建强小区党支部为核心,凝聚居委会、红色物业、“三新”组织共同参与社区基层治理,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依托五级网格微信群,构建“线上服务平台,由乡镇(街道)牵头,建立“收集-处理-督办-反馈”闭环管理链条,督促责任部门和各村(社区)限期处理。去年以来,通过五级网格微信群,冷水江市累计收集处理矛盾纠纷1596条,消除安全隐患896个,真正实现了“隐患矛盾化解在邻里、组里、村里。”
坚持事业为上
选好建强干部人才队伍
为政之要,首在用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如果说“三长制”是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等优势,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有力举措;那么,“归雁”返乡就是以“亲缘、人缘、地缘”为纽带,鼓励冷籍人才回乡发展的“引流密码”。冷水江市铎山镇花桥村村民苏慧明回乡后,担任起村党组织书记一职,引进创办集体产业4个,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0万元。
此外,冷水江市紧扣主导产业,推动以产聚才、以才引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9名,建成院士创新中心1个,国家、省级创新服务平台13个。每年,冷水江用于人才工作的经费达 2000万元,发放人才创业担保贷款1亿余元;推荐86名优秀人才为“两代表一委员”,评选“锑都工匠”和“优秀科技工作者”20名;建设人才公寓460套,在娄底市率先建立青年人才驿站,为来冷求职的323名青年人才提供免费住宿等服务;发放“锑都人才绿卡”,为高层次人才解决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问题656个。
近日,冷水江市委书记、二级巡视员曾伯怡带队赴北京开展招商考察,并前往中国科学院拜访多位院士专家,与他们一起探讨交流美丽冷水江和绿色锡矿山的规划建设,真诚邀请他们来冷考察,开展课题项目研究。这背后,体现的是冷水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端借智借力。
与此同时,冷水江市还出台了以锑都人才新政“29”条为统领的“1+N”一揽子人才政策,用求贤若渴、招贤纳士的诚恳姿态,真招实策、真金白银揽凤入巢,让人才这一“关键变量”,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成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坚实支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冷水江市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再接再厉、砥砺前行,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水平,为推动娄底乃至湖南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作出更大贡献。
责编:杨雅婷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