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刊发长篇通讯 点赞锡矿山“砷碱渣”处理典型成果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30日讯(通讯员 钟鼎文)今天出版的《湖南日报》在要闻版刊发长篇通讯《推动环保新技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对锡矿山“砷碱渣”处理从无害化向资源化发展这一典型成果进行了深入报道。
文章说,砷碱渣无害化处理,是难以解决的世界性环保问题。此前国内外用传统火法、固化填埋等方式,难以从根本上“驯服”。堆积成山的砷碱渣,使锡矿山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带来安全隐患与环境风险。
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砷碱渣处置工作,有关领导多次赶赴现场调研或作出批示指示。娄底市、冷水江市两级党委政府积极承担属地主体责任,先后制定出台相关文件;主要负责人多次现场调度解决重点问题,高位推动,加快推进砷碱渣处理。
同时,在冷水江锑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成立“砷碱渣”处置车间。在该车间,砷碱渣先经破碎球磨、溶解、中温浸出,然后再进行连续盐析、砷碱高效分离,将砷碱渣的砷转变为单质砷及其化合物,取代刚性填埋。过程中,废碱还可以生成碳酸氢钠,实现碱的资源化利用,实现二次效益。目前,生产线每天可处理砷碱渣60吨左右。截至5月上旬,已经累计处理砷碱渣2.5万余吨。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
目前,冷水江锑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已跟国内砷加工的知名企业进行了多轮对接。冷水江市也在积极招商引资,力争打造含砷新材料产业链,努力将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形成的新技术转化为区域产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责编:扶雄芳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