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岭观潮④】践行“浦江经验” 打造“冷水江样本”
传承弘扬“浦江经验”,循迹溯源学思笃行。 今年是“浦江经验”提出20周年。近年来,冷水江市持续丰富发展“浦江经验”,多措并举解民忧、破难题、强治理,成功打造出“接地气、贴实际、显成绩”的浦江经验“冷水江样本”。 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 靶向治疗民生“痛点” “大家有什么意见,有好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我们今天过来,就是听大家的心声,帮助大家解决问题。”今年7月底的一天,冷水江市委书记、二级巡视员曾伯怡率市委领导班子成员第N次“下访”,来到禾青镇湍江村。受去年旱情影响,湍江村55户285人的生活用水严重缺乏。村民扶星就村里6月底开工建设的饮水工程如何管护提出疑问。通过协商,大家提出了“党建引领+村民自治”的模式,明确饮水工程建成后,将由群众自管,确保村民喝上放心水。 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是“浦江经验”的实践遵循;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是“浦江经验”的基本原则。冷水江市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成功创建,就是对这一理论最完美的诠释。 乘着新开通的农村客运班车,穿行在宽阔平整的村道上,绿树红花相衬,村居错落有致。夕阳余晖透过层层树叶洒在红砖青瓦的房舍上,闪着耀眼的金光。稚童嬉闹,鸡犬相闻,一带山田放水声……行车途中,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就这样铺展在眼前。 冷水江市下辖10个乡镇街道,共有150个村(居)社区,总人口38万。多年前,这里的农村道路凹凸狭窄,村民要进城,需要步行几公里到乡镇公路上、再等上几十分钟,才能盼来一辆车。大多数时候,出行全靠一双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常事。 2020年5月,经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批准,冷水江市正式确定为全省第二批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市创建市。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宣传发动、招投标等8个专班;市创建办根据群众需求和出行习惯,按照城区内部、城区到乡镇、乡镇到村组(社区),形成环线三级立体布局;规划农村客运班线33条,实现了城乡客运村村通、城乡村三级客运衔接顺畅、城乡客运全民共享。城市大公交、乡村小公交、企业微公交、特殊群体定制公交,构成了冷水江市城乡公交服务的“全景图”。 冷水江市矿山居民姜英告诉红日君:“现在坐车非常方便,车次也多了,尤其新能源车坐着也舒服。像以前一样,我们下个山,坐车等都要等半个小时。”城乡客运司机黎三辉说:“我以前是跑矿山线路的,自从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之后,我转到了新成立的锑都城乡客运有限公司。公司给我们购买了“五险”,工资稳定,收入有了保障”。 从“点上发力”到“面上开花” 全力突破机制壁垒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往矛盾“窝”里钻,才能真正取信于民。 今年8月21日,冷水江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创业到市信访局约访接访。他亲切接待来访群众,认真倾听群众诉求。针对大家提出的退休职工丧葬费、医疗保险、就业、农村自建房等方面问题,陈创业一一答复;对不能现场解决的,签批有关部门限期办理,并反复叮嘱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要以实实在在成效,践行为民服务宗旨。这天,陈创业共接待来访群众8批23人次。 本着“不愿进老乡门,不会说百姓话,就很难听到真话、访到实情”的理念,近年来,冷水江市深入践行“浦江经验”,落实“走找想促”,推动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同时,冷水江市将有效的做法总结为成功的经验,把实践的成果确立为规范的制度。通过制度化建设,推动“浦江经验”规范化、常态化发展。 总结2022年干部下沉推动“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经验做法,今年冷水江市出台“纵深推进‘一线工作法’五条具体举措”,完善一线工作机制,市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到联点的乡镇(街道)、村(社区)走访调研,开展民情访谈、接访群众、入户走访等活动。结合新一轮驻村帮扶工作队员轮换,市乡两级重新精准选派一线工作队264支、城市社区党建指导员25人下沉村(社区),组建99支驻企一线工作队开展“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实现农村、社区、企业选派全覆盖。 一级连着一级,一年接着一年。在田间地头、在农家庭院、在信访接待室、在企业生产车间……冷水江市广大党员干部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深入基层倾听民意、察访民情,真正成为了民情民意的“瞭望哨”。 今年,冷水江市乡两级调研走访发现问题3243个,已解决1563个。全市党员干部反馈问题或建议6395个。对收集到的问题全面梳理,针对反映频次最高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开展干部作风建设专项整治行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违规聘用编外人员和吃“空饷”清理专项行动、信访积案集中化解行动和重点民生实事攻坚行动等五个专项行动,以重点问题的解决带动面上问题的及时化解。 冷水江市优化办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时发现,行政执法领域存在干部索拿卡要破坏营商环境的情况,对6起行政执法领域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对21名违纪违法人员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冷水江市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办副主任杨平说:“我们不但要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更要做好热情的服务,为群众和企业解决困难、提供帮助,让企业安心生产,有序健康发展,真正做到将难事办好、好事办实”。 化“学习模仿”为“创新引领” 探索打造“冷江样本”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在深入践行“浦江经验”的过程中,冷水江市不仅有“活学活用”的借鉴,更有贴合实际的创新。“12345热线”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说起“慢慢游”,很多人并不陌生。这是一种由三轮摩托车改装的“的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县城区较主要的交通工具,近年来已退出历史舞台。今年夏天,“慢慢游”再度在冷水江禾青镇街头“死灰复燃”。一些热心群众通过“12345”热线反映情况,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整治措施,采取有力行动,将这种非法营运、非法行驶、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过期交通工具依法取缔到位。 冷水江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蔡旗祖告诉记者:“这些‘慢慢游’车辆大多年久失修,车辆状况非常差,而那些从事非法营运的人员,又是一些无驾驶证,年老多病的人员,非常不安全”。 “群众吹哨,部门报到。”接到热线反映后,冷水江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组织多部门联合开展“慢慢游”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慢慢游”违法载客、无牌无证行驶、非法改装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今年7月,冷水江市制定了《整治禾青“慢慢游”非法营运工作实施方案》,经过多轮行动,如今,禾青“慢慢游”乱象已基本整治到位,当地道路交通秩序进一步规范。 据了解,冷水江市“12345热线”2018年10月开通运行,设有集中受理室、督办回访室、领导接听室和多功能会议室4个区域。2023年以来,该热线共受理、处理群众热线2万多件,问题涵盖社会服务、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交通运输管理、城市市容环境、社会治安等多个方面。目前登记受理事项已完成1万9千余件,群众满意度98%以上。与此同时,冷水江市“12345”热线还率先在娄底县市区开展领导接听热线工作,先后组织交通、消防救援、市场监管、卫健、冷办、文旅广体、人社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现场接听12345热线,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除此以外,诸如“智慧人大”“政协云”等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用,都是“世界锑都”在深入学习践行“浦江经验”中打下的“冷水江烙印”。这些平台矩阵立足“为民服务”的共同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迭代升级,成为各级各部门“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的坚实载体。
责编:扶雄芳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